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心靈驛站 >> 正文

關于時間的思考,永不會結束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08-27 15:56


時間這個概念,最早來源于大自然。日出日落,星辰流轉,四季變換,都意味著時間。然而,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時間早就已經超出了它在各種自然現象中的意義,現代人的生活其實是被“時鐘”所支配的。

這種超越自然的“時間”概念是怎么形成的?這種嶄新的時間概念又是怎樣影響人類社會的?德國科普作家和科學史家托馬斯·德·帕多瓦在《萊布尼茨、牛頓與發明時間》中,通過萊布尼茨和牛頓兩位科學家的經歷,串聯起了一段關于“時間”的精彩歷史。

正是因為有了新的時間概念,我們才能走進現代社會。時間這個概念形成的歷史,是一段科學史,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

A 時間成了公共品

鐘表時間進入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激發了科學的火花,改變了社會的面貌,重構了人與時間的關系,推動了關于時間本質的思考

太陽、流水、鐘聲都是時間的象征,那么,我們所說的“時間”到底是什么?如果說時間是被發明的,我們可能會驚訝,日升月落,難道不是自然規律嗎?

要知道這個答案,首先要了解在精確的鐘表發明之前,那時候的人類是如何認識時間的,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最早,人類對時間的認識來源于對自然的觀察。天體運動造就了晝夜、月相和季節等,它們有著近似固定的周期,人們的生活也就形成了與之和諧的節律。

在17世紀初的歐洲,農業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根據日出日落和季節更替,人們進行播種、培育和收割,如果一個社會停留在農業社會,這樣的時間概念其實也就夠用了。

在當時的歐洲,盡管已經出現了很多非常昂貴的鐘表,但這些鐘表都沒有分針和秒針,只能像中國古代計時那樣大致知道是“午時三刻”,是一種模糊的時間。牛頓作為一個牧羊人的后代,在小的時候,經常觀察在一天當中,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是如何變化的,這完全是一種與傳統農業社會相適應的時間觀念。

然而,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歐洲,發生了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城市居民的生活在這個時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場即將發生的社會變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精確的鐘表。

1583年,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擺的周期與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利用該原理,惠更斯于1657年制作了擺鐘,又于1675年發明了擺輪游絲。這不僅使機械鐘的誤差減少至每天1分鐘以內,也為便攜式鐘表的誕生鋪平了道路。新式鐘表結合了兩種時間觀念:指針的運動既模擬循環,也呈現流逝,時間單位從一刻鐘精確到分,然后到秒。此后數十年間,它開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時間革命:鐘表時間進入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激發了科學的火花,改變了社會的面貌,重構了人與時間的關系,推動了關于時間本質的思考。

托馬斯·德·帕多瓦認為:“從我們的時間文化來看,17世紀可謂設置了全新的標準。”客觀、數學的鐘表時間不僅改變了日常生活,也沖擊著原有的社會結構,打破了君主和教會對時間制度的壟斷。隨著私人鐘表的普及,時間成為公共品,進而推動了個體意識的覺醒。

鐘表的誕生,還促進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的發展,給當時的歐洲人帶來了全新的時間概念,人們開始有了“守時”的觀念,工人們開始按時上下班,而且每天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開始從農業時代即將進入工業時代。而新型航海鐘的發明,把海洋上的時間測量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徹底解決了遠洋航海中的定位問題。這為后來英國的海上霸權,以及歐洲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殖民提供了技術基礎。

B 關于時間的恩怨糾葛

近代以來的任何重大科學成果都不是某人被蘋果砸中后的靈光乍現,而是歷代知識的積累、傳承和發展,是跨國交流與合作的結晶

既然本書叫作《萊布尼茨、牛頓與發明時間》,萊布尼茨、牛頓以及兩人之間的恩怨糾葛自然是書中提到的重點內容。不過,這個有些老生常談的故事,在托馬斯·德·帕多瓦筆下,卻有了生機。他運用多線敘事手法,將兩人的經歷與重大歷史事件相交織,體現了300多年前西歐社會的動蕩、變革與發展,主題圍繞的還是——時間。

在牛頓的物理學中,時間是一條持續不斷的水流。牛頓的絕對時間論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是這樣描述的:“絕對的、真實的和數學的時間,由于它的自然本性,不受外界影響而穩定地流逝,換種說法是持續不斷地流逝。”同樣,他對空間的看法也寫入書中,“絕對空間由于自然本性,在不與外部事物發生關系的情況下總是不變和不能移動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都在采用牛頓的這種時間觀。比如,你和朋友說:“今天晚上七時半一起吃飯。”這句話里就包含著牛頓的時間觀,我們似乎天然就假設,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時間背景存在,不會因為現在是夏天,七時半就變得比較晚;不會因為是冬天,七時半就變得比較早;也不會因為你在吃飯,時間就過得比較快。“晚上七時半一起吃飯”這個約定可以成立,就是因為時間成了一個絕對的概念。

牛頓關于時間和空間的絕對論是基于17世紀人類對周圍空間物體觀察的結果,也是基于17世紀人類能夠實施的科學實驗的結果。在牛頓去世100多年后的1890年,世界標準時間的倡導者、加拿大測繪工程師桑德福·弗萊明也成了絕對時間論的追隨者。他在1890年撰寫的文章《落伍的古代計時方法》中說:“時間不受物質、空間或距離的影響。它是普遍而非地區性的,它是絕對的單一,整個宇宙都一致。”

然而,跟牛頓同一時期的科學家萊布尼茨,卻從純理性的角度,提出了對時間概念的另一種全新的理解,他的觀點還和牛頓針鋒相對。萊布尼茨認為,宇宙中沒有一種絕對的時間秩序,時間是一種“思想物”,它不能脫離我們的意識存在。

有時候,我們也會用萊布尼茨的思路來理解時間的概念。比如,我們可能會和同事說:“下班后一起去吃飯。”這句話里聽起來沒有任何的時間信息,我們完全不知道“下班之后”這個時間到底是在下午五時、六時,還是晚上的八時、九時,但這句話的意思是很明確的。我們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就是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由因果關系構成的網絡之中。

然而,遺憾的是,兩個未能殊途同歸的偉大靈魂從未謀面,也并沒有公開地為自己辯論。因為,無論在學界還是仕途,牛頓都更加符合“成功”的標準,所以萊布尼茨關于時間的理論,長期被嚴重忽視。就像托馬斯·德·帕多瓦所說,萊布尼茨的這種對于時間的理解一直處在牛頓物理學的陰影之下。盡管有許多哲學家非常關注萊布尼茨的觀點,但這種思想沒有能夠影響科學界,所以很快就被遺忘了。

事實上,近代以來的任何重大科學成果都不是被蘋果砸中后的靈光乍現,而是歷代知識的積累、傳承和發展,是跨國交流與合作的結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在全球聯動日益緊密而科技壁壘可能被重新筑起的今天,這樣的信念尤為珍貴。

C 時間是我們思考的方式

只要大統一理論尚未建立,物理世界的終極圖景沒有展開,關于時間的討論就不會結束——也許永遠都不會結束

盡管牛頓的觀點看似更被人們接受,可是到了20世紀,科學家們卻拋棄了牛頓的時間觀念,開始擁抱萊布尼茨所定義的“時間”。

19世紀末,人類全面突破自身經驗的維度,哲學和科學界才重新發現關系主義的價值。

柏格森拒絕了時間的實體化和空間化,取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藩籬,將時間統一到綿延。在科學領域,恩斯特·馬赫率先批判了水桶實驗,否定了相對于絕對空間的絕對運動的存在。接著,愛因斯坦基于光速不變原理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致使時間和空間不再相互獨立,而是被統一為“四維時空”。1915年,愛因斯坦又在廣義相對論中進一步指出,運動的同時性是相對的,每個觀察者都能測得特殊的“原時”。不存在絕對的參考系,“空間和時間只是我們進行思考的方式”。

相對論帶來的這種全新的“時間”概念也反過來帶來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相對論所帶來的影響。比如,人們現在每天使用的GPS定位上,也用到了相對論的時間修正。根據狹義相對論,高速運動衛星上的原子鐘每天要比地球上的鐘慢7微秒,而如果再進一步考慮廣義相對論,衛星上的時鐘又會比地球快45微秒。可能你會覺得這些誤差太小了,比我們“一眨眼”的時間還快。可是,這種誤差如果不進行修正的話,那么GPS系統的定位每天將會累積大約10公里的誤差。從GPS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技術跟科學之間的復雜互動。技術對科學提出了要求,而只有當科學達到一定的程度,技術的實現才有可能。

你可能沒法想象,關于時間的發明,會對人類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得以從更多的角度認識時間。正如本書譯者在序言中提到,它或許是物質運動或能量傳遞的方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時間在大爆炸之前或熱寂之后都不存在;又或許是生命意識的反映——心理學認為,我們所感受的“現在”不過是一段最多兩三秒的時長。今天,雖然世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無法擺脫對絕對時間的想象,但已經傾向于認為,關系主義更接近時間的本質。然而,只要大統一理論尚未建立,物理世界的終極圖景沒有展開,關于時間的討論就不會結束——也許永遠都不會結束。

至少,在此之前,托馬斯·德·帕多瓦講述的故事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時間經驗、時間工具和時間觀念,思考現代時間的“發明”及結果。如此,置身于躁動的時間之網,我們就能少一點無措和迷茫,多一分自信與堅強。(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世道人心,進退抉擇 ——讀《抉擇》有感
下一篇: 老上訪要寫感謝信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