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安(赤壁)
老家住在江南陸水湖畔幕阜山余脈之青楓嶺上,每逢清明,各家都會帶上個竹籃子,裝上些帶圓鑿印的黃紙、香燭、百子鞭之類的,孩子們則是手提些“金山”“銀山”跟在大人們的身后一路逶迤點綴老家各處崇山峻嶺。
“金山”“銀山”是老家用于祭祀的物品,用楠竹篾片篾條扎好后,用金黃色或銀白色箔紙裱糊而成,掃墓時將其固定在已故先人的墳頭,以表懷念。每年清明節,母親就會提前將祭品所需材料備好后,將一筒筒的楠竹剖開分割成均勻粗枝條,之后用父親劈好的細篾條將其織成多個三層或五層塔狀物品。隨后帶著我們將一張一張銀白色或金黃色的箔紙一層層對折成一公分寬條狀,分割成三或五等分,再對折成小方塊用剪刀剪去等分對角后備用。然后將塔狀篾制品用白紙整個裱糊后,我們一眾兄弟每人一個小心翼翼地將銀白色或金黃色的條狀箔紙的涂上漿糊裱,一圈一條地順著塔狀篾制品的龍骨慢慢粘好,就這樣一座座類似寶塔、層次明朗的“金山”或“銀山”就完成了。
掃墓前一天,母親會按照要祭祀先人們的輩分,按“金山”或“銀山”的大小分好,和鑿印冥鈔紙、香燭、百子鞭歸在一處。掃墓當天清早,父親砍來一些粗的黃柳枝削尖,逐個將“金山”或“銀山”底部裝上三個柳枝尖,給我們每個人拿一兩個,自己挎著籃子,帶著我們去掃墓。
老家的墓地,零星分布在各自祖山向陽處的風水寶地。由于沒有墓碑,年幼的我們常常認不出哪個才是要祭拜的墓。父親就在那些要祭拜的墳上,將“金山”“銀山”安插好,我們在后面按他的吩咐,燒紙、燃香、放鞭炮、磕頭。之后,父親會逐個給我們介紹,并講述一些和先輩們有關的故事:“這個是老舅爺,他以前參加了紅軍,還在中心坪打過仗呢!”“這個是奶奶,我小時候偷吃屋門口半生半熟的梨,被她一通好打……”
我們有時候會聽得肅然起敬,有時候又忍俊不禁。很多故事父親幾乎每年都講一遍,但我們也從不覺得膩,似乎這些故事,也都是掃墓該有的“規定動作”。父親常常講著講著會有些傷感,背著我們偷偷抹幾下眼淚,然后一個人坐在某個親人的墳頭,沉默著抽上一兩支煙后,才徐徐起身帶我們回家。這樣的情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跳農門”參加高考上了大學、參加工作后就很少再現了。
歲月如梭,彈指間父母雙親相繼去世已有幾十或十幾年了,思念如渴,牽掛流長。如今,我每年固定不變的只是在除夕和清明節攜同一眾侄兒們兩次回到老家山村,給二老拜個年、修繕一下墳地,隨后到老屋門前流連一番。
無人居住的老屋略顯孤寂,但房前屋后的楠竹卻郁郁蔥蔥,擰開門前自杉樹坡中接駁出的管道泉水,嘴對龍頭痛飲一通后,能感覺出一種無比的酣暢淋漓。順水管尋至儲水塔再循跡至山泉自山中流出處,發現泉水并不寂寞,經過處正一路歡快。始覺得,原來山地并不寂寞,縱使是少了部分山民的攀爬,依然生生不息!
老家房前屋后偶爾也有留守老人種的一些時令蔬菜,但往深處多走幾步卻是略顯艱辛,齊腰灌木叢蜷伏于竹林,漫過高高低低的山地,經過時只能用柴刀斫出一條磕磕絆絆的小路,其實,這并不能叫作路,只是人類良好習慣使然!
如今用于祭祀的東西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再也沒有人費神費力地去準備“金山”“銀山”了。而小時候掃墓時那種安靜、肅穆、傷感的氛圍,母親自綠水青山中斫來楠竹親手編制的“金山”“銀山”,父親講述的那些已故親人們的故事等一些兒時的舊事卻正在離我們漸行漸遠……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通城縣馬港鎮金山村石源小學60多名“山里娃”終于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開始了新學期。經...
○謝志美嘉魚縣陸溪鎮藕塘村背靠長江,長河依村而過。村里人為開業近20年的蛇屋山金礦提供運輸等勞務服務,帶動周邊村組經濟...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葉子通訊員朱慧)2月13日,通城縣2019年“龍獅鬧春”及燈謎競猜活動在該縣銀山廣場和秀水公園舉行。...
江靜為離休干部送愛心菜“謝謝你,這幅畫,我要永久珍藏。”4月8日,中南建筑設計院社區內,社區書記江靜看著手機里的一幅畫...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等護送他逃亡。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子推,他們發現安葬...
但也有說法認為,清明還有郊游踏青等輕松有趣的習俗,也是個比較歡樂的節日。那么,從節日文化的角度看,清明節能不能祝別人...
清明節假期將至,為降低新冠肺炎、流感、諾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的發生風險,武漢市疾控中心發出“勤防護、少出行、少聚...
清明節的習俗:掃墓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 “...
原標題:唐宋清明七天大假宋代酒賬單中有寒食節用酒的記錄。他們除了向先祖寄托哀思之外,還相約斗雞,結伴踏青,邀約三五個...
周瑞云整理洋泉畈位于赤壁市官塘驛鎮東北部,地處咸安、赤壁兩地交界處。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大搞水利基本建設,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