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和小帆的緣分是天注定。
小凡姓奚,其父親奚望月生養了四個兒子之后,盤算著老五該是個“小棉襖”了吧。事先為“她”取了個名字叫“小帆”,意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沒想到,八月桂花開,產房喜訊來,還是個“帶把的。”到派出所上戶口時,奚望月忍痛將“小帆”的名字寫成奚凡。
小帆姓燕,其父親自然是姓燕,其母親姓晏。燕帆的外公晏咸寧是七代單傳,到了第八代,兩位都是“公主”。晏咸寧只好認命,大丫頭大號晏勝男,小丫頭還指望晏引弟。
倔強的晏老先生找女婿時只有四個選項,首選燕姓,二選閻姓,三選嚴姓,四選鄢姓。還真巧,晏勝男嫁給了燕教授,晏引弟許配給了鄢律師。
燕教授有學識,不在乎弄瓦弄璋。孩子出生前,燕教授跟晏勝男說:“生男生女都一樣,木蘭如丹,潘安如蠶。”“生子則直掛云帆濟滄海”, 晏勝男說,“生女則錦帆乘風轉,金裝照地新”。
“晚步隨江遠,來帆過眼頻”。燕教授和晏勝男對視一笑,共同定下了寶寶的學名叫燕帆。
奚凡是揚州人,燕帆生于鸚鵡洲之南、長于橘子洲頭之北。奚凡高中讀了高四、高五之后才蹣跚進入心儀的學府。燕帆繼承了外公的文膽和父親的文采,高二時提前報名參加高考,一舉進士及第。兩個文曲星同一年進入江南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大一時,奚凡和燕帆眉來眼去;大二時,他倆眉目傳情;大三時,他倆郎情妾意;雙雙奪得學士學位后,兩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推波助瀾,以他倆郎才女貌為由,不經媒妁之約,直接步入婚姻的殿堂。
奚凡和燕帆也很爭氣,在各自的起跑線上比學趕超,兩個七年之癢后,前者在意識形態部門領航,后者在政法機關掌舵。奚凡大燕帆三歲,他自嘲地說:“女大三,得金蛋。男大三,抱金磚。”
奚凡常常不以“高五”為羞地調侃夫人:“為了等你,我不惜苦熬730天,終于和你同窗同床。”
貌似憨厚的奚凡說話不凡,他最經典的一段話是,“人生是一次市內公交車旅行,公交車肯定會來,肯定會一站一站地抵達目的地。但是,有的人會打的士,比我先到達。縱是如此,他也得候著我,和這位打的士的兄弟姐妹共事,不在乎高薪不高薪,只在乎高興不高興。”(作者:柯建斌)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