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韻,一種鄉情,一種磊落,一種清朗”,好感人!
與其說在畫水墨畫,不如說借水墨抒發!抒發什么?抒發滿腔郁郁茂茂!
水的淋漓,無非是想痛痛快快一番!墨的韻律,也無非是想松松爽爽!
線的約定,全在隨隨便便之中,既無成法也無習氣。
構圖雖有章法,卻不在常見的曲約波折中,一浱方直硬朗沉重。
以上是筆者讀蔡禮哲水墨山水、花鳥、人物畫的感受。
蔡禮哲是一位多面手畫家,油畫、連環畫都畫得很有成就,但他對水墨畫情有獨鐘。近幾年來,他多借民俗、傳統體裁,以展示日子的美好,情的珍貴,如水墨人物畫《惠風和暢萬戶春》、《天使》。在作品視覺上,更注重厚重、精細、情趣、氣氛的處理。追求精而不板,厚而不僵,具象而不俗套。最終達到藝術美。
蔡禮哲水墨山水系列,情系鄂南,他多次到通山、咸安、嘉魚寫生,他常說,要想在藝術作品中把握更加生動、更有內涵的美,就一定要始終珍惜哺育自己的故土情。如《九宮雄風》、《春到竹鄉萬頃綠》、《桂鄉八月》。這些作品讓人感到氣韻與境界的追求成為他的著力點,而且每有妙境。有時他吸收西畫的色彩,與筆趣、墨韻相結合,勾畫出動人的新境界;有時又在空間分布,物象的運動,墨氣的淋漓之中,表現天地之運化,自然的運動節奏和韻律。在靜態美中氣韻充盈,透露出他對生活的感悟和濃濃的鄉土情緒。
統覽蔡禮哲作品,在表達意念中,準確把握著嚴謹與自由,客觀與主觀的尺度。將傳統的理念與今人的時代感覺巧妙相融。看他的畫,讓你感受到有文人畫的氣息,又遠離文人畫。他的畫很注重色彩處理,但他不贊成靠向西畫,各畫種之關系應互為敬而遠之。
蔡禮哲常說,我們稍一回視藝術史,便可發現,各類藝術樣式都在順應著時代的變遷而動。但無論如何,有兩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藝術的傳情性和藝術樣式的獨有性。傳情,不言而喻。而獨有性,大概就是特有符號語言和表現符號的手段。
審視一位成功藝術家的創作軌跡,它必與其生活、修養、人品、心境相應。麻木的心靈,不可能產生出懾人之作。對于蔡禮哲的藝術活動是否可以用“成功”來論定,姑且不究。但他是在用心感悟生活,用心靈在與讀者對話,是真真切切的。
友人相聚亦相別,數載只在揮手間。相見相變不相嘆,只因彼此都存留著對生活、對藝術的真誠。相見一笑,萬語千言盡在作品中。蔡禮哲雖步過七十,但那青春的心態,愛戀生活的情感,依舊存留談笑之間。為這,我堅信蔡禮哲的藝術創作還將向那地平線的遠點伸去。
他自覺還有潛力,腳步還輕。(程 潔)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民俗歌舞音畫《白云深處》演出掠影
下一篇:
好一幅深秋鄉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