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田麗 |
| ||
| ||
|
一把普普通通的竹蔑條,可以玩出什么花樣?湖北科技學院布谷鳥工作室編制出竹編雪花燈,一舉奪得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設計比賽“十佳作品獎”,受到組委會高度贊揚;設計的“穿花系列”竹制飾品時尚精美,深受生產廠家青睞。
“獲獎,既是榮耀,也是責任。”面對榮譽,團隊指導老師柳燕子說。
■竹編進課堂,非遺變新潮
走進湖北科技學院咸安校區的布谷鳥工作室,一股清新的竹香撲面而來。工作室四周的長桌上擺放著竹子編成的水果籃、茶點盤、花簍、扇子、提籃,墻上掛著竹編匾畫、竹制掛件等工藝品,充滿了藝術的氣息。
一群學生圍坐在長桌前做竹編。柳燕子拿了28根寬1厘米的竹篾順著礦泉水按等距排好,再用橡皮筋箍上兩道,扎緊之后,雙手一穿一拉,一條條分散的竹絲在她指尖輕松“玩轉”,分分鐘就起好了平安扣底。
2017年,為了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專業技能,改善本地農產品、伴手禮包裝的視覺形象,推進非遺保護與傳承,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師生成立了布谷鳥公益組織。團隊把咸寧本地的竹材料用來做包裝,一方面原生態材料的包裝可以讓農產品更具親和力,凸顯咸寧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盤活咸寧本地的竹資源。
為了學習、傳承傳統竹編工藝,師生團隊走訪了咸寧各地的民間藝人。 2021年10月,四省竹編非遺傳承人研培項目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辦,柳燕子被“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土家精細竹編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李鳳英的精細竹編作品深深打動,遂邀請她到學校的“鄂南竹木文創”課堂授課,傳授竹編技術要領和操作技巧。
“傳統文化對我們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現在國潮興起,竹編不僅是工藝品,而且蘊含著中國人的精神。”來自荊州的美術學專業大二學生張淑婷在2021年接觸到“鄂南竹木文創”課,對竹編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時間就到工作室設計制作竹編。
2021年,布谷鳥工作室成員發展到近百人,團隊在工作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湖北布谷鳥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對竹編藝術的興趣和藝術修養的同時,專注竹編文創產品研發,傳承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宜昌學手藝,因雪生靈感
2021年11月26日,湖北省非遺文創設計比賽正式啟動,面向全社會征集非遺文創設計作品,柳燕子決定帶著團隊參賽。
團隊最初設計了很多作品,但因為竹編手藝有限,不能完全體現出設計感。學校放寒假后,柳燕子帶著布谷鳥團隊的三個核心成員前往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柴埠溪,在李鳳英的弟子胡長心門下學習竹編基本功。
在柴埠溪,竹編制品使用經過嚴格挑選的高山優質山竹,經過去節、剖竹、破篾、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手工工序,才能得到細勻的竹蔑條。在半個月的時間里,三人從剖竹、剖蔑、拉蔑等最基礎的步驟學起,絲毫不敢取巧。為了不影響做竹編的力度和手感,盡管山上下著大雪,大家在做竹編都不敢穿厚棉襖,也不敢戴手套。
有一次,團隊成員、藝術設計專業大二學生李林濤起篾時太用力,彈起來的篾一下子劃到臉上,拉了一條長口子,鮮血直流,嚇壞了大家。但李林濤在包扎好傷口后義無反顧地堅持了下來。至于手臂劃傷、手掌里扎入竹刺的事情更是數不勝數,每個成員的雙手都是創可貼疊創可貼。
有一天傍晚,山里下起了大雪,一朵朵飄落的雪花觸發了李林濤的想象,產生了竹編雪花燈的靈感,他把自己的想法畫了個草圖,并做了一個小樣。
最初的竹編雪花燈仿雪花的形狀設計成6瓣,但是初次組裝完成后看上去略顯單薄。李林濤又改做成了兩個四瓣貼合成八瓣的雪花。考慮到燈光從竹編中透出形成的光影效果,為了追求雪花的靈動和飄逸,八瓣雪花的邊蔑都沒有收,呈自然發散狀。在師傅看來,這樣的竹編看上去不倫不類,斷然拒絕加工:“你們這個燈松松垮垮的,完全不像個東西,瞎搞!”
“我們創作的作品貼合現代生活美學,從實用到精神層面讓人們感受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美好,不需要像傳統的竹器那樣講究結實、耐摔。”柳燕子向胡師傅再三解釋,老師傅終于松口,按設計做出了竹編雪花燈的模樣。
竹編雪花燈投到湖北省非遺文創設計比賽,從1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進入復賽,在復賽中進入前10,獲得“十佳作品獎”,“穿花系列”竹制飾品也獲得了優秀獎。李鳳英和胡師傅聽說布谷鳥一舉奪獎的消息后,直說“后生可畏!”
湖北省非遺中心的評委還到布谷鳥工作室進行進一步指導,建議工作室與相關竹制品生產廠家聯系,將竹編雪花做成材料包進行推廣。
■合作顯成效,傳承譜新篇
2月15日,位于咸安高鐵站附近居民小區的竹藝加工坊,四位女工圍坐在長桌旁,熟練地將燙金的紅色薄絲絹扇面糊在圓形的扇框上,點綴上枝形的珍珠,將扇墜穿入團扇尾柄處的圓孔中,一把美輪美奐的中式喜扇出現在我們面前。
倉庫里,竹燈、竹籃、竹盤、竹墊、竹箱等竹工藝品琳瑯滿目,僅竹扇就有40-50個品種,一些竹工藝產品還賣到了海外。
“要不是與你們合作,我也不會有今天。”對于今天取得的成績,老板葉鵬宇深有感觸。以前,竹藝加工坊主要生產一次性衛生筷子、燒烤簽等粗加工產品,一年只能賺點辛苦錢。
2020年,嘗試轉型做竹編工藝品的葉鵬宇與布谷鳥開始合作。布谷鳥工作室從竹篾的編織技法、顏色處理、表面裝飾、藝術構圖、材料融合等方面提高竹編工藝品的藝術表現力,竹藝加工坊根據布谷鳥的設計生產加工獨具文化特色的工具和飾品。由于產品的文化與藝術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一經投放市場即成爆款。2021年,公司年銷售額一舉超過600萬元。
這次,布谷鳥計劃將雪花燈竹編制作方法做成教程,把材料配成材料包后,通過視頻教程指導,讓竹編愛好者可以自己完成竹編制作,從而實現竹工藝品的批量化生產。得知竹編雪花燈獲得了省級獎項,還申報了專利,葉鵬宇對產品充滿了信心,并與布谷鳥初步敲定了今后的合作計劃。
“一根楠竹,咸寧的市場價大約為30元。但在浙江,一根楠竹卻能賣出近千元。”柳燕子表示,咸寧竹木行業大企業少,小企業生產依然存在著“低小散”的粗放型經營模式。要推動竹木產業不斷向“精、深、細”方向發展,把竹產業打造成為托舉一方經濟的富民“棟梁”,必須通過不斷的創新,實現竹資源的因地制宜,物盡其用。
2022年,習近平主席在向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致賀信時發起“以竹代塑”倡議,推動各國減少塑料污染,這讓柳燕子看到了竹藤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布谷鳥今后將繼續開設接地氣的非遺傳承課程,加大與企業的合作,設計融合更具市場審美的產品,讓傳統竹編工藝煥發新的活力,助推咸寧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非遺傳承人金鼎武 武林奇人多壯志
下一篇:
聽,朗讀聲中的春日
截止2月25日,一個月內運送900余次,轉運疑似感染患者482人……這不是奇跡,而是真實發生在市第一人民醫院120轉運團隊的事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丁蕊娟報道:近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春泉團隊師生代表來咸寧開展“學生思政”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路徑新探索...
在奉獻中感悟,在奉獻中升華,在奉獻中收獲,吳和鳴和她的團隊正在奉獻中領略“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無邊光景!
■記者周陽通訊員李凱徐浩11月24日,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生產一線煉成才●紅牛維...
“怎么當好老師,當好老師需要做什么?”11月25日,全國名師、武穴市師范附屬小學校長涂玉霞及其工作室來到咸安區橫溝橋鎮小學...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龐赟?通訊員?彭洪)昨日上午,我市“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課隊課大賽復賽現場, 43個團隊...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10日,從湖北科技學院傳來好消息,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的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近日,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和“服務標兵”名單,湖北...
題:“電池醫生”王家鈞:個人成長應同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新華社記者楊思琪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興起,電池起火等安全問題備受關...
題:旦增頓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新華社記者李鍵、卞婷“那兩臺設備在滿負荷運行,這樣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抓緊讓安全員系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