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和“服務標兵”名單,湖北科技學院星火支教團隊入選“優秀團隊”名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帶著這份初心,支教成員們一次又一次踏上了播撒希望的旅程。
青春在支教生涯中閃光
“星火支教”是湖北科技學院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余光強老師和學生劉金龍于2011年注冊成立,由共青團湖北科技學院委員會與該校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聯合主辦,已歷經10屆的暑期社會實踐關愛留守兒童教育活動的團隊。
“我們去支教的初心,就是為鄉村的孩子打開一扇窗,為他們種下一粒夢想的火種。”劉金龍說,因為自己的教師夢,就是支教老師種下的。
“小學時,村里來了一群支教老師。是他們讓我窺見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劉金龍的家鄉甘肅會寧地處黃土高原,是紅軍會師之地,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這里自然條件惡劣,常年干旱。“小時候家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里的孩子目光所及,只有這腳下的一方黃土地和頭頂的一片藍天。”
2011年—2018年,余光強老師擔任團隊指導老師,后來團隊陸續不斷加入了新的指導老師,例如盧瑾老師等。該團隊利用暑期赴西北地區和咸寧通城開展關愛山區留守兒童教育的支教活動。
第一次到西北黃土高原支教,是一趟艱苦的旅程。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數次轉車換乘……8位志愿者帶著16個行李箱,裝滿文具、書籍等捐贈物,跨越千里來到會寧縣金塘小學。當他們帶著疲憊和興奮走到校門口時,幾十個孩子早已等候在此,抱著地瓜、土豆迎接新老師。
星火支教團隊的一位女生成員重溫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小女孩,想給一顆糖給她吃,這顆糖對這位小女孩來說是很珍貴的,所以,小女孩輕輕的將她的手掌掰開,將糖輕輕的放入她的掌心,再輕輕的將她的手合攏,然后既開心而又靦腆的望著她笑。在女生講述這段故事的時候,大家仿佛看見了那位小女孩天真的模樣。
把知識和理想傳給孩子
2021年6月,湖北科技學院星火支教志愿公益團隊的大學生們,在甘肅省甘谷縣磐安鎮四十鋪小學開展公益支教活動,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汗水,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
“老師們上課教得非常認真,而且也特別的和藹,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非常的快樂開心。” 這是六年級學生石潔茹說的心里話。在甘谷縣磐安鎮四十鋪小學,志愿者們認真地給同學們上課,他們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和精彩的課堂講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收獲了知識。
由于年齡差距不大,星火支教團成員在服務學校被學生們親切地稱作“哥哥老師”“姐姐老師”,他們一邊適應當地生活環境,一邊傳道授業解惑。
志愿者郭楊艾是第一次來甘谷支教,在和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純真的笑臉和眼神中對知識的渴望,深深地感染了她,也讓她對支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剛到時,有支教成員水土不服,有時講完一節課,時不時要喝茶潤潤嗓子。看到一些學生普通話不太流利,大家就自學當地語言和孩子們交流,手把手教學生寫作文、畫畫、練體操等,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
學校缺哪門科目的教師,支教團成員就結合自己專業主動“頂上”。多年來,支教團成員先后在服務學校承擔了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支教團成員還發揮專業所長,開設英語劇表演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紀錄片賞析等選修課。
“把知識和理想帶進來,把夢想和力量送出去,就是我們來這里的意義。”大家并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只想盡自己所學所長,最大限度利用優勢資源、發揮團隊協作能力,帶動、激勵孩子們成長。
星星之火匯成燎原之勢
從開始的零星幾個人、到形成規模的專業支教團隊……隨著成員數量的增加和校方、社會各界的支持,支教地也不斷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屆屆的支教團成員見證著這些可喜變遷,并在其間留下自己的青春印記。
“沒想到自己當年的小夢想,現在變成了全校的大夢想。”時隔多年,星火支教團隊發起人劉金龍重回母校湖北科技學院。如今的他,是甘肅省會寧縣的一名鄉村教師。
星火支教第一屆夏令營的受益學生,河海大學大四學生高佩,專程來咸寧參加湖北科技學院星火支教團隊十周年慶典暨互聯網+紅色筑夢之旅啟動儀式活動。他說:“感謝星火這十年,為像我這樣的農村孩子點亮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教過程中,星火支教團隊結合實際,打造了獨有的“3+支教模式”,即“頂崗支教”+“網絡直播課程支教”+“鄉村夏令營支教”的3大支教主題模塊,并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匹配相應的支教項目,實現了播種夢想、灌溉夢想、呵護夢想、連線夢想的長期支教目標。
從成立初至今,星火支教團隊的足跡遍布甘肅會寧、臨洮、甘谷、咸寧通城等地,曾獲得團中央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在西北和咸寧引起廣泛的社會效應和宣傳報道。
11年來,團隊共有超過500名青年志愿者,為9000余名鄉村兒童提供了持續性的支教服務,有效服務總時長超過12萬小時。團隊還積極籌措資金,廣泛利用社會資源,通過自身開展義賣活動以及公益機構等平臺,累計捐款捐物約30萬元。
“一兩個人的力量或許改變不了什么,但如果我們一批人持續努力地做下去,總能讓支教地發生一些變化。”令大家感動的是,由于成員們各自的支教經歷,也發動了身邊不少同齡人選擇支教、關注基層農村教育。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編輯:何珊
上一篇:
雷鋒精神代代傳 志愿服務見行動?咸安區實驗學校開展2022年“學雷鋒”活動
下一篇:
文以載道 以文化人 ——溫泉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截止2月25日,一個月內運送900余次,轉運疑似感染患者482人……這不是奇跡,而是真實發生在市第一人民醫院120轉運團隊的事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丁蕊娟報道:近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春泉團隊師生代表來咸寧開展“學生思政”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路徑新探索...
在奉獻中感悟,在奉獻中升華,在奉獻中收獲,吳和鳴和她的團隊正在奉獻中領略“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無邊光景!
■記者周陽通訊員李凱徐浩11月24日,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生產一線煉成才●紅牛維...
“怎么當好老師,當好老師需要做什么?”11月25日,全國名師、武穴市師范附屬小學校長涂玉霞及其工作室來到咸安區橫溝橋鎮小學...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龐赟?通訊員?彭洪)昨日上午,我市“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課隊課大賽復賽現場, 43個團隊...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10日,從湖北科技學院傳來好消息,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的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通訊員余娜我市群眾文藝演出現場“建設非遺場館”“建好志愿團隊”“強化文旅融合”……近日,在202...
”11月27日,在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載譽歸來的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生產主管劉磊說。...
頑強拼搏,精誠團結,唱響冰雪之歌的中國隊,必將再奏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