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留住文化的根脈 ——馬橋鄉村記憶館剪影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2-04-20 15:54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3月19日,湖北科技學院與咸安區政府共建的馬橋鄉村記憶館正式開館,以嶄新姿態開門迎客。這座“鑲嵌”在油菜花海間的青瓦色建筑,以其別致的造型,古樸的韻味,給人一種仿若時光靜止的寧靜享受。

生動展現舊物時光

鄉愁是啥,是對故鄉的思念,是對兒時美好的回憶。鄉村是啥,是農耕文明的載體……

在咸安區馬橋鎮曾鋪村建國畈油菜花海深處,一處處充滿記憶味道的鄉村記憶館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請和記者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那照片泛白的祖輩歲月,品味那老式的生產生活用具,回味那孩童時的記憶。

“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難忘的故事?!?月24日,咸安區馬橋鎮曾鋪村村民梁釗來到咸安區馬橋鄉村記憶館開館參觀后對記者說,記憶館很有參觀價值,特別適合帶小孩來游玩,在感受春天氣息的同時,近距離觸摸美好記憶。

記者從古門樓進入,進入古建筑館專區,純手工制作的微縮古建筑模型吸人眼球,小橋、人物、山水活靈活現,荊楚風格的建筑,加上設計者的奇思構想,無不展現著古橋、古民居豐富的文化之美。

非物質文化館內,國家級非遺麻塘鎮氏風濕病祖傳秘方的由來被編成故事,省級非遺錢六姐的故事、長篇敘事山歌等被搬上了屏幕,馮京的傳說、傳統鑼鼓口訣、打硪歌、火龍、咸安木雕、合菜面、栽田鼓、花燈、水車制作等工藝傳承,用現代的藝術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里原來是一片廢墟,沒想到短短3年時間就變得這么漂亮。”咸安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原來是一處百年老屋,已荒廢多年,2017年,鎮里請來了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們,對這里進行了保護性翻新,倒塌的房屋進行了重新修補,除了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原有的古民居以外,還進行了重新設計,讓廢墟從此大變樣。

據介紹,馬橋鄉村記憶館內設非遺館、古建館、農耕館、民俗館等10個分館,鄂東南古建筑研究中心、鄂東南文創中心、咸安鄉村科普中心3個中心,還有馬橋園、船舫園等場館,總建筑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該館真實記錄了馬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成為展示當地獨特鄉村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深入挖掘傳統文化

“馬橋文旅田園綜合體是湖北科技學院立足國家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焙笨萍紝W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戴國強介紹,馬橋鄉村記憶館是該校與咸安區馬橋鎮人民政府共建的合作項目,既是湖北省教育廳百校聯百縣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也是該校藝術與設計學院科研平臺成果展示基地。

“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價值,增強文化自信,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提升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這是我們最開始來到這里對當地的承諾?!?018年,馬橋鄉村記憶館的主創人員、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彭勁帶著自己的團隊來到了曾鋪村。

那時沒有支句片語的資料,沒有一張圖片,面對這片27戶古民居廢墟,參加過省里、市里多項工程設計工作的彭勁也曾犯過難。彭勁回憶道:“壓力還是挺大的。當時,能拿到手的資源非常有限,所以只能自己去找,自己去挖掘?!?/p>

“當時想著要結合當地的旅游景區開發項目,要讓這里成為一個能留得住鄉村記憶、村民們喜歡的地方。27名師生分頭行動,奔波于馬橋的16個村莊,收羅當地的文化元素?!迸韯耪f。

為了挖掘馬橋文化,彭勁及設計團體一邊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對27戶廢棄古民居進行修復重建,整體建筑風格定位鄂南傳統民居;一邊收集散落在馬橋各處的文化故事。

大家對馬橋鎮的歷史文化進行調研,搶救性挖掘出一批即將消失的史實資料,他們又系統、完整地梳理出馬橋鎮歷史文化的脈絡,進行整理呈現出了較詳實的圖文資料后,大家都樹立了場館的建造方向。

在3個多月的走訪工作當中,大家收集到公元208年,馬橋地名由來的故事;訪問了馬橋魚門拳傳人;找到了淦河水陸交通節點高賽畈渡口上的最后一任船工程方友;到村民家里收集農具……彭勁及其團隊決定將收集到的文化元素進行分類匯總,27人分成小組負責場館的建造工作……

就這樣,該校藝術與設計學院鄂東南傳統建筑保護與發展中心研究團隊為馬橋鄉村記憶館的景觀規劃、場館建設傾注了5年努力。記憶館的建成提升了該綜合體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的文化內涵,展現了高校服務地方,科研服務社會的典范。

精心構筑精神家園

在古建筑館的王家畈學堂的展區,年近八旬的王爹爹久久不肯離去,看到自己曾經讀過的學堂的照片,他回想起了往昔。

王爹爹回憶,當時建學堂的王職夫是個大好人,為了建學堂,要求當地村民每家出一個雞蛋?!懊考页鲆粋€雞蛋,這個學堂就是公家的,各家各戶的子弟都可以理直氣壯地來這里讀書。王職夫的后人也不能說這個學堂是他們家私自開的。這個故事現在村里的人還在傳?!?/p>

在咸安鄉村科普中心場館里,通過聲光電的展現形式,創作團隊反映著馬橋億萬年來的自然生態變化,還原了馬橋氣候變化與地理變遷,彰顯了馬橋丘陵地域的自然資源的豐富和無窮魅力,也濃縮了動植物精華,使觀眾有機會一覽馬橋動植物王國的大千世界,領略科普解密的快樂。

記者采訪了解到,平日里,鄉村記憶館會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管理,既為周邊居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服務,也悄然改變著當地的文明風尚。鄉親們對家鄉歷史的認同感、文化的自豪感增強了。美麗的鄉村記憶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

“每一件藏品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在將這個故事的挖掘和呈現的過程中,本身又會有很多故事。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迸韯耪f,穿越于歷史長河的時光隧道中,一邊是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一邊是沉睡的歷史物件,細細品味,感覺自己有一種時空錯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身為何人了。

“如今,我們這里建設發展得越來越好,還有油菜花特色旅游景點。”駐村工作人員李曉介紹,家鄉既有傳統村落的質樸,又有新時代發展的活力。而這座鄉村記憶館如同一座橋梁,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今天,讓古與今、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相映生輝。它讓村民能夠更好地認識家鄉,用歷史文化滌蕩心靈,用知識牽引幸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通城紅色故事教化人心
下一篇: 咸安區群藝館開展山歌傳習活動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