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堪稱國潮的“當打之年”。第五個中國品牌日公布的一個相關數據顯示,國潮搜索熱度10年上漲528%。國潮并不僅僅是一種消費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滲入并影響到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國潮既包括實物,也有科技驕傲和民族文化的潮流輸出,其中,電視劇(包括網絡劇)、電影、綜藝(包括網絡綜藝)等子領域異常活躍。
當國潮與影視、綜藝相遇,它能賦予創作怎樣新的能量?國潮正當時,該如何才能行穩致遠?
一
國潮不難讓人聯想到另外兩個也很流行的說法——古風、國風。它們之間有聯系,也有差異。
人們對古風如此定義:隨著對古代社會的深入探索,人們對古代社會的風俗、文學、思想等也表現出了越來越大的興趣;相應地,他們會吸收古代的一些做法、言論、思想等等,并加以運用。換言之,人們選取了古代文化的一些元素,制造一種或真實或虛擬的古典,滿足個體對古色古香生活的寄托。因此,古風常常是架空的,它有傳統文化的元素,卻未必落地到某個具體的時代或傳統中。
國風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里大量使用中華傳統文化元素、體現中國傳統觀念、崇尚歷史文化的流行風尚和審美現象。跟古風相比,國風有著更具體的文化依托。中國傳媒大學學者王茵認為,國風“在于追慕一種偉大的歷史傳統,并通過歷史傳統來標定當下的文化坐標,進而為建構當下的日常生活圖景添磚加瓦”。國風也很早就進入流行文化領域,比如中國風歌曲曾風行一時。
國潮,即“中國風”與“潮流”的疊加,它既有傳統文化的精華,同時按照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雙創原則”著力于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相融合,讓國風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化。國潮最早指涉的是不斷增強潮流元素、更具設計感與個性的“老字號”,比如李寧、回力、百雀羚、大白兔紛紛“變young(年輕)”,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時尚品牌。這是國潮的1.0時代,集中于服裝、食品、日用品等生活消費范疇。到了國潮2.0時代,手機、汽車等科技含量更高的國貨,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到了國潮3.0時代,年輕人最愛搜索的國潮內容,已經從傳統的美妝、汽車、化妝品、家電、鞋服和食品,擴大到影視、游戲、漫畫、音樂、文學、文遺等文化領域,國潮遠遠超出實物的范疇。
國潮正當時,其大背景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快速提升,年輕一代有平視世界的足夠底氣,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不斷提高,希望在形形色色的國潮中表達情感訴求、文化認同、價值理念與時尚追求。這種文化自信也有著產業支撐。譬如隨著中國制造業改造升級,國貨的管控體系、服務水平和市場把控能力變得更強,質量上并不輸國外大牌。再比如一些國潮動畫成為市場爆款,也離不開中國電影的產業化發展。
二
影視綜藝中,國潮日漸成為顯性的因子,并成為核心競爭力。在綜藝領域,國潮打開了文化類節目的新思維和新格局。這些年來,一系列文化類節目在堅守文化傳統的同時,創新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讓原本小眾的文化類節目“新潮”起來,成為熒屏亮點。
比如央視的《國家寶藏》嘗試“文化+明星”“文化+小劇場”的“混搭風”。節目對文物的展現分為“前世”和“今生”兩部分。在前世部分,明星守護人的設定,讓嚴肅的節目有了娛樂的外殼,公眾更容易親近;而明星小劇場的演出,則通過生動、有趣的表演,有效傳遞出了文物的歷史背景。
同樣由央視推出的《如果國寶會說話》,一改旁白專業而高冷的學術性敘事,而是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里,讓文物開口說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實現與觀眾的平等交流。
北京衛視圍繞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等文化IP,開發出《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我在頤和園等你》《了不起的長城》等國潮綜藝矩陣,將“文化”“潮流”與“年輕人”這三個元素充分融合,成功地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起來。
國潮也是近年來動畫電影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比如2015年的《大圣歸來》,2016年的《大魚海棠》,2018年的《風語咒》,2019年的《白蛇:緣起》,2020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今年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它們的創意均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里的經典IP,但都根據當代年輕觀眾的審美體系進行“故事新編”。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延續哪吒傳說,但原創度極高。哪吒身上有著年輕一代的影子。哪吒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有著很深的孤獨。他高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打破了所有人的偏見,打破了命運的桎梏,從萬人歧視和唾棄的孤獨魔童,成為拯救眾生、無所畏懼、俠骨柔腸的正義使者。哪吒的逆襲,讓年輕觀眾熱血沸騰,也深深共鳴。
《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哪吒轉世重生后成為帥氣的機車青年李云祥。李云祥的形象設計相當酷炫:束起長發,英俊的臉型,挺拔的身姿,皮衣造型,妥妥的潮人一枚。李云祥突破了以往影視動畫里哪吒的形象塑造,也打開了哪吒故事的想象空間。電影中的場景設計使用了大量的賽博朋克元素,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碰撞,讓畫面既流光溢彩又復古夢幻,相當賞心悅目。
而不久前上映的、創造近年來戲曲電影票房紀錄的《白蛇傳·情》,在保留傳統戲曲意境美的同時,大量使用CG(計算機圖形學)特效,超過90%的鏡頭皆為特效畫面。讓人尤其難忘的是長達6分鐘的“水漫金山”的特效場景。卷起的波濤雄渾壯闊、洶涌而來,波濤的細節分明、浪花各異,場面雄渾壯闊、攝人心魄。
國產古裝劇一直是國產劇“出海”的重鎮,《瑯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安十二時辰》等古裝劇有口皆碑。這些精品古裝劇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元素,還吸收了現代精神價值與內核,讓古裝劇也“潮”起來。
不久前,《山河令》登陸海外視屏平臺,并被翻譯成多種字幕,掀起海外追劇熱潮。《山河令》保留了中國武俠特色和俠義精神,但它塑造的又是新的俠客,契合青年一代的成長經歷與生命體驗。
三
國潮正當時,是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產業水平日益提高的必然結果。這自然是讓人欣喜的。但任何潮流,難免有渾水摸魚者,也不無泥沙俱下時。這股從消費領域到文化領域的國潮,亦存在一些隱憂。
比如國潮影視劇綜藝,就有不少模仿跟風之作。創作者準備不足、思考不充分,火了什么就制作什么,盲目跟風、粗制濫造。有一些創作者對國潮的理解出現偏差,剔除文化背后的歷史語境與深刻內涵,將文化簡化為民族符號的堆砌、傳統元素的拼貼,浮于表面、淺嘗輒止,缺乏真正的文化內涵。創作者缺乏對文化的真正了解、平視與尊重,本質上是一種急功近利、且帶著刻板成見的“文化挪用”。
創作者面對傳統文化時,要先了解它、吃透它,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在此基礎上尋找傳統與現代“共情”的結合點,用新思想、新技術、新美學豐富傳統文化的表現空間,給予觀眾更新鮮、更具感染力的視聽享受和心理沖擊。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國潮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不斷提高。國潮不僅包括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包括當下與未來的豐富寶藏。國潮不僅要面向過去,也要面向現在與未來。就如戴錦華教授所言:“我們面臨著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不僅僅要向世界展示中國,同時意味著中國崛起并不僅僅是中國經歷了幾百年的艱辛歷史,我們終于走到世界舞臺的高端,我們終于進入整個世界性的事務,終于開始參與乃至主導,甚至改變世界的走向的時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和表述中國上,是不是可能意味著中國向世界提供一種不一樣的價值。”
因此,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反倒是兩部當代題材的電視劇《在一起》《三十而已》獲得了“國際傳播獎”。這兩部優秀的作品輸出中國時代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更真實、更立體、更全面、更現代的中國,為世界文化版圖提供一種不一樣的景觀與價值。
總之,國潮正當時,文藝創作者要腳踩中國的土地,關注火熱的現實,不喊口號、不貼標簽,以更具觀賞性、趣味性、潮流感和代入感的優秀的作品,講述好中國故事,傳遞出中國聲音,讓中國文化、中國價值與中國精神也成為“潮流”。李愚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聚焦建黨元年 《建黨1921》出版發行
下一篇:
《覺醒年代》:作歌靠少年,努力與天爭
影片《新神榜:哪吒重生》日前開啟“新封神·新國潮”全國路演。根據路演現場播放的影片片段,哪吒轉世到現代變成了機車小哥李...
由芒果超媒、芒果影視、好酷影視、優酷、南京廣電、泓中影視聯合出品,青年演員蔣依依、吳佳怡領銜主演,代超、朱圣祎、崔雅...
《哪吒降妖記》由芒果超媒、芒果影視、好酷影視、優酷、南京廣電、泓中影視聯合出品,演員蔣依依、吳佳怡領銜主演,于上周一...
從2012年開始,咸安區委、區政府依托向陽湖文化資源,啟動了向陽湖文化項目建設。宋旭余委員建議,將向陽湖文化遺址公園建設...
○趙祖培李城外先生寫詩始于上世紀末,他的詩名被文名所掩,人們只知道他是個作家、學者,是中國五七干校文化研究第一人、向...
編者按: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文藝工作者也與全國人民一道攜手戰“疫”,守望相助、共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民政部推出大型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旨在“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關注地名背后的歷...
曾幾何時,一說到文化,總給人以風花雪月、悠游逍遙的印象。中宣部副部長傅華在服貿會重要論壇活動、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中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通訊員余娜我市群眾文藝演出現場“建設非遺場館”“建好志愿團隊”“強化文旅融合”……近日,在202...
“兩不愁三保障”“廁所革命”“易地搬遷”“家門口就業”等,都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高頻詞匯。今年兩會,還有一個詞越來越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