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圖書館越來越“智慧”
核心閱讀
提供專業知識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的關鍵能力,利用智慧手段構筑立體化、全方位、廣覆蓋的知識服務體系,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和群體數字鴻溝,是智慧社會帶給圖書館的歷史機遇與時代挑戰
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將為5G、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生動的規?;瘧脠鼍埃ㄟ^現代科技所蘊含的“技術智慧”,大力提升知識服務的“圖書館智慧”,以全面激活創新創造過程中的“用戶智慧”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眻D書館一直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積極倡導者,也是技術進步的受益者。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圖書館界抓住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時代機遇,搭建起覆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使人們得以通過個人計算機、移動終端、有線電視等渠道,隨時隨地查閱書籍、收看講座、參與培訓、參觀展覽,同時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獲取圖書館的優質資源與服務,實現了從傳統圖書館到數字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圖書館在互聯網空間的文化影響力不斷拓展。截至2019年底,國家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3000余家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各級圖書館累計建設數字資源超過2.1萬TB,電子圖書總藏量近8.66億冊,當年網站訪問量達21.18億頁次。
智慧社會建設對圖書館知識信息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智慧社會”,從社會發展全局出發,進行城鄉一體、“四化”同步的智慧化發展頂層設計。智慧社會中的基本公共服務,將有望通過網絡化、平臺化、遠程化等信息化方式,提高覆蓋面和均等化水平。
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以及個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提供智慧化知識信息服務,既是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與內容,也是支撐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量。提供專業知識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的關鍵能力,利用智慧手段構筑立體化、全方位、廣覆蓋的知識服務體系,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和群體數字鴻溝,是智慧社會帶給圖書館的歷史機遇與時代挑戰。
一方面,數據資源蘊藏的巨大能量不斷釋放,信息與知識日益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引擎,政府決策、科學研究、企業發展乃至個人學習成長,都越來越依賴于數據資源的大規模聚集與交換,以及大數據挖掘與智能分析。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突破傳統的書刊報資源,將各領域的新型數據資源納入館藏,建立多元立體知識資源體系,并對其進行基于知識內容的精細加工與揭示,形成面向深度學習和智慧決策的知識圖譜。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加速向數字經濟轉型,出版機構、互聯網平臺運營商、數字技術服務提供商、社會化生產者等第三方主體競相進入知識服務領域,在數字學術出版、網絡文學創作、在線聽書服務、知識社區運營等方面催生出新的知識服務產業鏈條。知識內容免費和付費獲取相結合的多元消費生態加速形成,迫切需要圖書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其中,更好地發揮知識信息服務中介功能。
隨著5G網絡、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加速迭代,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無處不在的智慧化生活、學習和工作場景,圖書館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利用數據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為用戶營造虛實結合、動態交互、沉浸體驗的知識獲取與交流環境,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作為文化空間的價值。
在技術和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國內外許多圖書館積極應用智能技術,規劃智慧空間,建設智慧場館,創新智慧服務,推進智慧管理。這為我們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圖書館智慧化轉型的全局規劃、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以新型知識服務業態推動全民閱讀和國家創新發展
當前,我國圖書館事業由數字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發展的窗口期已經來臨。為推動全國圖書館空間、資源、服務、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級,使圖書館事業更好服務于國家創新發展和公眾學習閱讀,國家圖書館提出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思路。
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將為5G、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生動的規?;瘧脠鼍埃ㄟ^現代科技所蘊含的“技術智慧”,大力提升知識服務的“圖書館智慧”,以全面激活創新創造過程中的“用戶智慧”。
智慧圖書館建設將推動實現各級圖書館業務工作及服務活動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例如,通過建設智能立體書庫,支持館藏文獻的快速自動分揀與借閱流通,全面提升圖書館業務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構建和部署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對圖書館資源、空間、設備、用戶行為等數據進行動態采集與智能挖掘,實現對用戶學習閱讀需求的精準畫像,為其量身定制個性化、智慧化解決方案。
智慧圖書館建設將推動實現知識內容的多元立體集成,形成國家級知識倉儲。例如,將傳統印本文獻、口述歷史資料、網絡原創作品,乃至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信息,納入知識倉儲范疇,通過智能挖掘和語義關聯,形成智慧化知識圖譜,支持用戶基于問題場景便捷獲取高質量知識資源,進行深度學習與創造。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努力打造一個多元參與、互利共贏的知識“集市”。例如,通過建立多維知識服務平臺,建立內容審核、資源加工、用戶畫像、知識供給、版權管理等運營管理機制,為知識生產者、服務者和消費者的知識活動提供全流程支持與服務。
智慧圖書館還可為公眾提供沉浸式閱讀學習體驗。例如,在各級圖書館部署無感借還、近場通信、智能問答等智慧服務系統,布設智能座席、智慧書房、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閱讀艙等多媒體智能交互閱讀場景,實現傳統閱讀學習方式的徹底變革;通過圖書館空間設施與用戶智能終端的互聯互通,為公眾提供集知識內容、設施設備與技術工具于一體的閱讀學習和協同創新空間。
面對基層群眾文化供給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智慧圖書館建設能夠更好踐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均等性、普惠性的要求。例如,通過建設覆蓋全國的文獻智能傳遞體系,依托社會化物流,支持城鄉居民高效便捷地預約、借閱全國圖書館的書刊文獻;在5G環境下,利用高保真全息影像攝錄、零時差傳輸等技術手段,使百姓通過身邊的智慧圖書館線下服務空間,遠程獲取與現場活動等質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驗;通過智慧化數據分析決策系統,支持文化主管部門基于對圖書館用戶行為與服務數據的監測、分析,優化圖書館及基層服務網點的規劃布局。
智慧圖書館不僅是圖書館面向智慧社會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新發展理念。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必將引領圖書館行業進入嶄新發展階段,以高質量知識服務,為國家創新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饒 權 為國家圖書館館長)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喚醒大運河厚重的文化記憶
下一篇:
大咖熱議中國影視作品“出?!保赫宫F文化氣質 突出“內容真實”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通訊員賀越珊?新年伊始,捧一本好書,在文字間游走,在心靈深處邂逅墨香中的風景,是讀書人最幸福的...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謝謝城區小朋友送給我的圖書,我會好好珍藏。此次捐書活動,在咸寧市圖書館、長安大道香城...
○王恬小時候對于書的態度模棱兩可,當爸爸媽媽禁止看電視的時候,捧著連環畫、小人書看得津津有味。小學的時候興起了在市里...
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在館微信群開展中國傳統剪紙文化微信展活動,播放傳統節日知識內容,贈送移動圖書館免費閱讀卡...
延續學術互鑒,創新文明交流方式,首屆中版好書全球云展銷大會開幕:中國好書如何主動走出去光明日報記者陳雪中國好書如何跨越...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孟晚霞報道:近日,記者采訪咸安區圖書館看到,一輛快遞車停在了區圖書館大門口,車上是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黃高原5月18日,記者來到通山縣通羊鎮嶺下村,步入4組公館,一樓房間內,一張張課桌擺放在黑...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王恬報道:市民吳女士是一個“書迷”,原本打算去圖書館看看書。“為傳遞疫情防控正能量,我們提供各類...
直播過程中,湖北省圖書館、孝感圖書館、荊州圖書館、咸寧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作為全省各級各類圖書館代表出鏡,展示了共...
咸寧網訊通訊員孟晚霞報道: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咸安區圖書館為滿足各類讀者的閱讀需求,特舉辦相約“線上”讀書活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