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上的壽山石雕屏風。 丁清華 攝
中新網福州8月30日電 (林春茵丁清華)隨形古樸的莆田木雕,瑩潔如玉的觀音德華瓷像,金碧輝煌的鎏金脫胎大鼎……薈萃福建傳統工藝的“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物局承辦,福建博物院協辦。展覽分為“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五個單元,位于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展期預計2月。
8月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的“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上的金雕刻百蝠脫胎漆鼎爐。 丁清華 攝
主辦方稱,此次展覽系統呈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200余件(套),以福建博物院館藏文物為基礎,輔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同時還匯集了十余件福建當代工藝美術家新近創作的作品,充分展示了福建傳統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
8月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的“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上的德化白瓷觀音造像。 丁清華 攝
此次展覽通過古代與近現代日常生活器具及民俗用品展示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福建民間工藝。華美生動的金漆木雕,面容風趣的木偶、姿態幽默的木雕、造型逼真的石雕、精致傳神的剪紙、多彩靈秀的畬族刺繡等都體現著藝術家對生活細致入微的體察。
8月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的“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上的彌勒造像。 丁清華 攝
木雕、竹雕等工藝作品展示福建不同地區及材質的雕刻技藝的特點,如龍眼木雕以隨形古樸見長,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聞名,軟木畫以細密繁復著稱,留青竹刻以細致入微為特色。
福州各種漆器制作工藝成為吸睛部分。福州漆工藝擁有一整套獨特的表現手段和制作體系,其中許多工藝技術,如造型工藝、彩髹手段、裝飾手法、推光技術等,仍然代表著當今世界漆藝的最高水平。
8月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的“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上的竹雕。 丁清華 攝
壽山石雕工藝也備受關注。據知,清代各種雕刻技藝日臻成熟,形成東門、西門兩大雕刻技藝流派,名家輩出,為壽山石雕藝術發展奠定極好基礎,大量精品留傳至今。
福建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域特色,本次展覽還展出明清及近現代德化白瓷展示德化白瓷制作工藝及文化影響。(完)
編輯:但堂丹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 8月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
原標題:唐代九霄環佩古琴現身“中國古代樂器展”傳世僅4張新石器時代的骨笛、唐代九霄環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200余件(套)樂器...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于近日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近190件甲骨、青銅、玉石、書籍實物,...
中新社西安10月29日電(記者田進)記者29日晚從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陜西寶雞市陳倉區發現一處大型秦漢時期祭祀遺址,勘...
8月30日, “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光明圖片《光明日報》(2020年08月31日0...
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西周早期著名禮器何尊、記載武王伐紂準確時間的國之重寶利簋……14日, “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
艾書瑤作品《武漢加油》。“在武漢美術館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收集的市民繪畫作品中,最閃耀、最純真的就是兒童畫。“眾志成城——...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1月25日,由中國反邪教網、中國楹聯學會和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榜書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正氣杯”春(對)聯...
《鼠來寶——國寶里的漢字》好字在著內容簡介:《鼠來寶——國寶里的漢字》選取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
張瑋攝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官方表示,將民族手工藝品與文創旅游商品放到一起同時展出,讓民族手工藝品尋找未來和發展方向,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