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熱點資訊 >> 正文

文物修繕不能娛樂化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2020-06-24 10:47

【光明時評】  

作者:朱昌俊 (媒體評論員)

近日,有網友爆料,甘肅西和縣法鏡寺石窟內幾尊佛像經過修繕后表情“詼諧幽默”。爆料網友指出,這些佛像曾經頭部損毀,身體僅存石胎,當地村民自發出資修繕,但修復后效果并不理想。隨后,當地文化站回應稱:“1998年村民發現佛像頭部有損壞,便請匠人做了修繕,原貌沒有大的改變,這些屬于‘笑佛’,笑也是其特征。”

這些修繕后表情“詼諧幽默”的佛像是不是“笑佛”,還需要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確認。但是,修繕后的佛像變成了“表情包”,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著實是一件讓人“笑不出來”的事。

近些年,隨著一些文物保護常識和紀錄片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明白,“不改變文物原狀” 和“最小干預”原則是國際上通行的文化遺產保護、維修原則。但與此同時,一些“破壞性修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次“表情包”佛像引發關注,就離不開這一大背景。

尚無法確認,這些“表情包”佛像在修繕的過程中到底被改變了多少,但從其由當地村民自發出資修繕的細節來看,其修繕的專業度,確實得打上一個問號。

一方面,在20多年以前,當地村民就有自發出資修繕文物的行動,這份文物保護的民間意識和自覺,無疑彌足珍貴;但另一方面,法鏡寺石窟1978年就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修繕卻只能靠村民的自發行動,這背后或也對應著當地文物保護在制度上的缺位。就此來說,我們或許不忍苛責當地村民在自發修繕上的“不專業”,但20多年后,當地在文物保護上的制度保障是否真正進步了,能否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應該得到嚴肅追問。

一定程度上說,石窟佛像修繕后變“表情包”,是正常文物保護機制落實和資源保障不到位的背景下,民間“自救”局限性的必然結果。因為,文物修繕是一個高度專業性的工作,它對人才、資源的要求都有著較高的門檻,是一般民間自發行為難以完成的。

這些年,文物保護層面,無論是相關法律完善,還是社會意識提升、資源配備強化,都有明顯進步。那么,在各方面條件都有顯著改善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避免出現“破壞性修復”的現象。但從現實來看,這方面顯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究其原因,或許仍不乏人才、資源的限制,但對文物保護的價值認知偏差,可能是第一位的原因。在一些地方,文物只是為了發展經濟的一個噱頭和工具,與之相對應的修繕,并不著眼于文物本身的價值還原。所以,一些“毀容式”修復、名為修復實為破壞的修繕仍在公開上演。

結合這層現實,面對20多年前源自村民自發行動的“表情包”式修繕,正確的公共反思是,當下的我們,如何做得更好、更專業?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4日 02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網絡電影,正在走來
下一篇: 北京模式護航 京產劇表現亮眼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