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一樣的瓦片。
鳥瞰彭家寨。
彭家寨的建筑設計別具匠心。
一名寨里的老人正在曬干菜。
傳統的漁具頗吸引人眼球。
彭家寨的撮箕口房子。
全媒體記者楊順丕 攝影報道
6月初,來到宣恩縣沙道溝鎮彭家寨,綠水青山間,幾十棟吊腳樓簇擁在一起,自成一道靚麗風景線。
寨子前面,龍潭河輕輕淌過,溪水微瀾,一路歡歌。一座長40余米的甩甩橋,將寨子與外界相連,人走在上面,左搖右晃,瞬間將人帶回童年。
走進寨里,依山而建的房子,隨著地勢延展高低錯落,屋頂裊裊炊煙、青色瓦片和高翹的檐角,無聲地向人訴說著寨子久遠的歷史。“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意境油然而生。
據介紹,寨子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名叫彭懷陜的人帶著兒子從湖南永順逃難過來,看到此地山環水抱,于是在這里定居。整個寨子除一戶李姓外,其余都是彭姓。
寨內23棟吊腳樓僅一棟建于清代,其余均為近現代所修建。每棟自成體系,面積百余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一明兩暗三開間作正屋,以龕子屋作廂房。有的廂房用上下兩屋龕子相圍,形成三層空間。
這里的吊腳樓有單吊式、雙吊式、二層吊式、三層吊式、平地起吊式和一字吊式,幾乎囊括了吊腳樓的全部樣式,彭家寨因此被稱為土家泛博物館。
吊腳樓建于斜坡上,高處橫向而建的叫正屋,低處的叫廂房,兩屋垂直合圍成小院,或者三屋合圍成天井。座屋一般為三開間,上下兩層,三柱五騎(不落地的柱子)或五柱八騎,中間設堂屋,兩側分為里外兩間,里間為臥室,外間作火炕屋。
除了吊腳樓,彭家寨還有一座風雨橋——觀音山右側建有一座涼亭橋。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距今已100多年歷史。橋長10米、寬5米、高4米,兩柱一騎四排扇,青瓦蓋頂,兩邊建有供人們乘涼歇腳的長凳。
集空間美、層次美、輪廓美于一體的彭家寨吊腳樓群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確屬不易。
2004年,中國古建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皋提出“整舊如舊”的保護建議,拉開了彭家寨特色村寨保護工程序幕。升級改造了彭家寨建筑群所有電線、電閘,以保安全;安裝了消防水管;改水、改廚、改廁,修建了垃圾桶和傳統竹柵欄。
如今,這座被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老寨子迎來新生,彭家寨正按5A級景區打造。今年10月,中國土家泛博物館一期工程將開館試迎客。
記者手記
多次去彭家寨,每次感受都不一樣。以往這座古老的寨子,面對陌生人的踏訪,人們不甚習慣;如今,這里游人甚多,村民開始售賣土特產,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迎來大變樣。游人在感受田園牧歌生活的同時,也為寨子帶去生機與活力。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文物“潮”我看大型融媒體活動啟動
下一篇:
世界級非遺二十四節氣:世界氣象界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鄭謙崇陽縣白霓鎮回頭嶺村。回頭嶺是典型的鄂南丘陵山區地貌。他是第一個從鄂南鄉間小路上走出去的農家子弟、民國名人。窗欞...
長出的幾顆黑痣那是幾只鳥刺繡的生怕河枯涸了,曬干我的鄉愁生怕我用石頭和瓦片,打出的水漂被炸開的裂縫風化了走在河邊,那...
咸寧網訊通訊員余茹、曹宏亞報道:12月5日至6日, “2019年咸寧市幼兒園游戲培訓會”在市交通實驗幼兒園舉行。此次培訓,讓全...
4名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新聞工作者登臺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140名新聞工作者代表和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專業的...
程應峰(溫泉)夏天,是一個回望夢想的季節。比如上大學,尤其是上一所心儀理想的大學,就屬于青澀年華的一份夢想。回溯到1979...
應勇主持召開醫療專家座談會汲取經驗教訓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應急體系能力建設5月1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報道:近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工學院機械系教師蘭希園入選湖北省首批中小企業“科技副總”。另一方面則鼓勵咸...
一)和西藏阿里孔繁森小學的學生們在一起(2019年3月20日攝,手機照片)。2月8日晚,西安交大二附院1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湖...
云上咸安報道(通訊員:吳豐)11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專家一行深入雙溪橋鎮查看高橋河周邊岸線、支流、典型森林地區...
據該活動負責人李瑩表示,此次活動達到了培訓指導、資源共享、互促發展的目的,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將在省婦幼健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