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
崇陽縣白霓鎮回頭嶺村。這個曾經貧窮落后的山村,如今已是美麗鄉村的先進典型。
回頭嶺是典型的鄂南丘陵山區地貌。這里青山隱隱,一座連一座,排列著伸向遠方。唯有一山橫亙其間,稱為“回頭嶺”。當地有句俗語:“崇陽有個回頭嶺,出門便把屋里想”。由于這座山“暮然回首”,這個村子就名叫回頭嶺村。
1893年,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法學家王世杰就出生在這里。他是第一個從鄂南鄉間小路上走出去的農家子弟、民國名人。走進他的故居,眺望嫵媚的青山,我的心里突然升起一份肅然起敬和莫名的好奇。
王世杰的故居是典型的鄂南民居樣式。青磚到頂,黛瓦一色。門楣和屋基用條石嵌著,十分牢固,略顯尊嚴。祖屋坐東朝西,一進二重,兩闊三間。單檐懸山灰瓦頂。走進大門是前廳,緊接著是一方天井。過了天井,就是正堂。兩邊的廂房也保存完好。
窗欞雕有各式各樣圖飾,有花鳥蟲魚和人物,王世杰就出生在右邊的廂房里。故居外墻上依稀可見各個時期殘留的標語,是經年風雨的陳舊印記,又像滄桑老人刻在額頭上的皺紋。
我在這故居前一遍遍的來回,時不時朝回頭嶺望去。回頭嶺默默無語,只有山谷的風一陣陣吹動松濤,像回聲,又不是回聲。
晚年的王世杰,對故土的思念更加深切。回頭嶺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但他的一顆心始終沒有忘記故鄉。1985年,遵照王世杰的夙愿,他的侄兒回到回頭嶺看望鄉親,捐資修建了一口水井,井邊上豎立的石碑刻有“敦睦飲水井”五個大字,以此來感恩故土深情。并讓子女在家鄉崇陽縣城捐款建了雪艇圖書館,讓自己的文化之魂回到故里。
臨別家鄉時回頭一望,是無限的眷戀和記憶,深交的人回眸一顧,是永遠的會意與真心。回頭嶺,把游子的思念和鄉愁永遠定格在青青山坡上。站在這里望遠方,藍天下,白云朵朵,田野上,稻浪千層。如今的回頭嶺村,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道路暢通,房屋齊整,美麗鄉村和文明生態足以讓遠方游子得到安慰與自豪。
編輯:但堂丹
孟慶忠(溫泉)陽春四月,當一場一場的春雨輕輕地灑過,記憶的塵埃,便在一種漠然里開始蘇醒。祠堂的上方,供奉著祖先的靈位,...
去年以來,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咸寧要走特色發展、綠色發展之路。彭德懷、羅榮桓、李先念、黃克誠、王首道、王震、張體學...
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并不在乎燕子能否給我家帶來吉祥好運,只是我家父母命運多舛,家庭不富裕,經歷過坎坷痛苦后,更加認識明...
咸寧網訊通訊員胡昌平報道:近日,筆者采訪得悉,赤壁籍紅色作家、文獻研究專家余瑋在“朱德與中國共產黨”學術研究專題開題儀...
1927年8月5日,中共湖北省委就制定了《鄂南農民暴動計劃》。8月初,省委派符向一等40余人到鄂南開展工作,并指定符向一在鄂南...
1927年“四·一二”政變發生后,在全國三個政權對峙的局面中,繼續保持國共合作的武漢國民政府,其時直接管轄的區域有湘鄂贛...
何功偉(又名何斌)英勇就義前寫給父親的遺書(復印件)咸安區檔案館藏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 1月20日,時...
“您對時事熱點的關注程度如何”“您如何評價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的舉措”……國慶節當天,鄂南高中高一.班的同學們走上街頭,開...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鄂南高中教師除認真完成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關心社會發展動態,熱心公益、播撒愛心,牢固樹立...
通訊員姜綱要報道:7月24日上午, “鄂南高中大講堂(第二講)”在鄂南高中學術報告廳舉行。據了解,近期,該校黨委決定充分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