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里到通山暢周,大客車拐下106國道,大半天光景盡在山溝溝無休無止迂回。沿路山皆高聳,一朵云絮山頭閑臥,數點鴉雀林梢起落,淺淺的溪澗若隱若現,細水長流。自山腳到山的半腰,全都開墾了,依附山形旋轉而上,一塊一塊的梯田種滿了茶樹。艷陽朗照,枝葉紛披,一山上下綠意盎然。
兜兜轉轉終究還是駐足大山里頭,天空曠遠,地勢平緩開闊處,有田疇成壟,有濕地成片,有水團成湖。不見瓦屋炊煙飄搖,但有一眾雞豚蔭處歇涼。禾場坎邊,一叢木槿怒放花朵,有俏女子依著花叢拍照,人是與花同美,花是更顯嬌艷,似笑靨開,像祥云起。
逶迤山巒遙遙對峙,山村人家散落兩邊山腳。人家多是三層兩層地矗起,皆紅磚白墻砌筑,廳堂庭院構造。隔墻便是左鄰右舍,雞啼狗吠聲息相聞。版土筑墻的老瓦屋是罕見了,抬腿從大門走了進去,是個通幽極深的世界,有五方三方天井,透著白晃晃地耀眼,光線夢幻一樣,給所有人滿滿驚奇。大堂最上首安放著宗祖的牌位,一爐香火青煙裊裊。石砌的臺階,瓷鋪的地面,木雕的圍欄,粗獷的木柱,破損的牌匾,無處不漫漶著歲月的流光。
在舒家宗祠內的戲臺上盤桓,我一時恍惚。往事就在這臺上紛繁,走臺、提袍、甩袖、吊嗓,一幕幕地演繹著歷史故事。
遙想當年這方庭院,每日里都人進人出,歌聲、笑語聲鬧騰得像是天天都是大喜。
時正炎熱,山林寂寂靜謐,沒有露珠歇腳枝頭,也沒有風過山野,藏匿的鳥雀一律噤了喧囂。向導帶領坐著專車前來的游客們一起拜謁:水口寺紅軍洞、黃荊嶺紅軍墳、落坳嶺葉暢周殉難處、路口鄂東兵工廠、被服廠、李家莊苦櫧樹林……
拜謁黃荊嶺烈士陵園,面對直聳蒼穹的紀念碑,感嘆烈士們活得艱難死得悲壯。
因為難忘歷史,這個地方自三十年代起就更改原來稱呼直名“暢周”,鄉建制在時,鄉就叫“暢周鄉”,鄉建制撤銷了,村就叫“暢周村”。
自通山縣城坐九路公共汽車東行約五十公里的地方,即便是磻溪。這地方南與洪港接壤,距大廣高速九公里,與陽新縣城相距八十余公里,與江西武寧約距九十里路程。
地方雖小,又顯見的僻壤,留守的多是老人。磻溪人熱情,把前來拜謁烈士的游客當親人。村莊交通阡陌交錯縱橫,葛藤茂盛野花繁復,抬腳走進任何人家,口渴有人施茶,遇椅有人讓座,天黑有床歇臥,熱情得體,讓人舒暢淋漓。
(舒思文)
編輯:hefan
上一篇:
蜜泉湖:遇見荷花飄香
下一篇:
苦竹林村:孝文化重塑鄉村圖景
徐大發(通山)崇崖屹立于通山縣富水上游燕廈河段西岸崇崖嶺,險峻陡拔。彭德懷在他的《自述》中寫道:“該地(指龍燕)群眾對紅軍...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際清、劉泉水、張穎報道:16日下午,啟迪之星(咸寧)路演廳,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400余名師生聆聽抗美援朝...
據統計,從正月初一到初七,三國赤壁古戰場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初四當天最高峰時達到了9000人。
《看不夠的中國史》, 《國家人文歷史》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楊華近日,我應通城攝協邀請,參加通城縣塘湖鎮知青書院采風活動。從山上往山腳看,那紅紅綠綠的是水上樂園、游泳池,有步步...
申鳴(赤壁)單位和宿舍相隔不遠,都在文廟山腳下。每天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踏著朝霞,從一條小巷子登上山頭,再拐至...
4日,咸安區大幕鄉東源村,山腳2000多畝金色的油菜花開,山腰白玉蘭競相怒放,山頂萬畝野櫻如雪似絮,讓游人沉醉其中。
在我的少年時期,因為放牛的緣故,經常與伙伴們去老家小河對面的陳家大山放牛,那座山上有一座高高的鐵塔,山不太高,約一千...
”……9月16日,咸安區委文明辦、區婦聯、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聯合高橋鎮、雙溪橋鎮開展“最美庭院”評議活動,動員廣大村...
”……9月16日,咸安區委文明辦、區婦聯、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聯合高橋鎮、雙溪橋鎮開展“最美庭院”評議活動,動員廣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