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表彰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的決定》,咸寧市文化和旅游局喜獲“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如何造就?近年來,市文旅局立足新時代文化使命任務,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全面開創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文旅局加快推進“香城大舞臺”國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嘉魚縣、崇陽縣、咸安區3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以示范創建為抓手,補齊文化設施建設短板。
全市文旅系統加快市本級文化場館建設,市文化中心(群藝館、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李邕書畫院暨咸寧市美術館先后建成開館;7個香城書房投入使用;市群藝館等5個文化館晉升國家一級文化館;嘉魚縣文體會展中心、通山縣文體中心、崇陽縣文體中心等6個場館建成投入使用;掛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142個,覆蓋率100%;新建、改擴建基層百姓大舞臺、文體廣場3600余個。全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投入達到21億元。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市文旅局啟動了“百千萬”文化隊伍建設工程、文化點單配送服務工程、城鄉文化聯盟互動服務工程;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群眾休息我服務”“群眾點單我買單”,文化場館延長服務時間,實現夜間開放,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享受文化服務。其中市圖書館和香城書房全年接待讀者62萬人次。
全市3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高質量通過驗收,咸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覆蓋率超過50%;一批文化場館建成開放,市民、游客在文化、旅游方面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
破解制約文化發展難題。針對基層文化陣地、人員、經費、服務缺失等難題,我市文旅系統積極落實“縣聘縣管鄉用”制度,全市7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持續健全隊伍、加強保障、提升服務效能,發揮好以文化人“最后一公里”作用,走在全省前列;積極探索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成立市新時代文藝中心,為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探索了路徑,自此,咸寧新時代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有了主力軍。
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把握新時代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規律,我市文旅系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推進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狠抓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創新產品供給,提升要素品質,豐富夜游產品,提升文化內涵,拉長產業鏈條;精心組織“惠游湖北”活動,撥付給參與活動的旅游企業11259萬元,更好地拉動全市旅游行業和交通、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實現強力復蘇。
通山縣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萬里茶道中俄蒙三國聯合申遺,由咸寧首發倡議,已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羊樓洞世界茶葉第一古鎮,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成為了全省文旅融合的樣板……咸寧文旅人正在圍繞“華中康養地·中國桂花城”的目標,與時攜時,奮勇前進。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12月文旅大禮包請查收
下一篇:
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 咸寧特色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苒宇、通訊員路開興報道:4月13日下午,湖北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武漢洪山禮堂舉行, 1097...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報道:近日,為做好文化扶貧,助推鄉村振興,展現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全民藝術普及,提升我市“香城...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浩近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我市2019年度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選結果揭曉...
【法眼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如何人人可及——聚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光明日報記者王金虎不久前,在廣東東...
當天,檢查組實地查看市非遺展示館、市群藝館、咸寧高新區橫溝橋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咸安區高橋鎮“鄉村舞臺”,聽取了我市...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饒敏、吳文謹、李娉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報道:11月26日,走進咸安區實驗學校,寬闊潔凈的操場旁,兩行...
日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名單,赤壁市成功入圍。至此,我市創建省級示范區...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 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領...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周萱、通訊員余娜報道:昨日, ,咸寧市“香城大舞臺”項目正式被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命名為第四批國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孟晚霞?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公布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