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這幾個重大關系,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既是實踐經驗也是現實要求,蘊含著重要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五個重大關系,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
第一,在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中提升現代化的生態成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當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另一方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第二,在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中增強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注重統籌兼顧,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采取有力措施。同時,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只有正確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才能增強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一方面,堅持重點攻堅,以當前我國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切入點,瞄準目標,集中力量,重點攻克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堅持協同治理,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跨部門、跨地區協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第三,在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中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科學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有其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具有自我調節、自我凈化、自我恢復的能力。然而,對生態受損嚴重、依靠自身難以恢復的區域,則需要科學的人工修復措施。要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科學性要求必須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要遵循自然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有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科學評估生態系統受損狀況,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第四,在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中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兼備制度約束和主體自覺。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要通過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同時要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相互聯系、相互轉化,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雙重驅動力。
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有利于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一方面,要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積極動員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真正讓保護者、貢獻者得到實惠,實現責任和利益雙向轉化。
第五,在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中彰顯中國擔當。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充分彰顯了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責任擔當。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要從中國自身國情出發,平衡好發展與減排,為全球能源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中國貢獻。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要堅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廣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和經驗,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保護會惠及人類。新征程上,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努力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楊仁忠?原載《經濟日報》2023年10月11日第8版)
編輯:hefan
上一篇:
豐收時節話耕耘
下一篇:
新課改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 高三班主任德育案例及做法
修復之后,青春有了“超清版”影視作品修復已不是新鮮事物, 2009年,導演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
9月16日,我省“考古出土曾國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結項驗收會”在京山召開,經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審,該項目通過驗收。項目負...
,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復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余部,其中包括普通影片修復2606部, 2K和4...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
咸寧網訊記者張敏、通訊員薛志勇、魯玉玲報道:昨日, ,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評選結果日前出爐,我市信...
下一步,赤壁市將逐步完善信用修復告知制度,暢通企業信用修復渠道,實現信用修復主動告知全覆蓋,確保新增行政處罰主動告知...
11月13日,湖北省斧頭湖管理局組織咸安區紀委、財政局、水利和湖泊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咸安分局、咸寧向陽湖濕地管理...
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訪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邱錦仙由于疫情的關系,今年,大英博物館從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
“修補燈泡其實并不復雜,當時拍這個視頻也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一下‘火’了。”57歲的西安鋦瓷手藝人柴桂寧笑稱,自己發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