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進駐通城縣雋水鎮東港村以來,省衛健委駐村工作隊堅決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委黨組關于鄉村振興和駐村幫扶的決策部署,在咸寧市鄉村振興局的精心指導下,履職擔當,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統籌推進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工作。省委組織部等4部門聯合發文表彰2021年度省駐村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我委獲得4項榮譽,爭得“全滿貫”。
一、做駐村百姓的“服務員”
一是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工作隊采取10種方式進行調研。晨跑式調研。工作隊中有二位同志喜歡晨跑,可以利用這種比較自由靈活的方式,了解駐點村基本地形地貌,特別是衛生狀況。夜談式調研。利用晚上村民乘涼、聊天這個比較開放隨和的機會了解村民對鄉村振興工作的看法和愿望。座談式調研。與全體黨員、部分村民、全體村小組長和部分退伍軍人座談了解情況。入戶式調研。利用疫情防控期間進村入戶和“大排查”的機會,進行入戶調研。電話式調研。對一些本村外出人員和不在村居住的縣內人員進行電話調研。排查式調研。利用疫情防控“六必查”排查機會進行排查調研。數據式調研。通過業已掌握的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特別是利用“大排查”入戶情況。材料式調研。閱讀手頭已經掌握到的各類村級匯報材料,進行分析和研判。對應式調研。和縣級、鄉鎮包村干部來村包保工作的機會進行一一對應式調研。三方式調研。通過社會第三方對駐村情況進行客觀分析,為更好地做好駐村百姓的“服務員”摸清了“家底”。
二是上下聯動綻放“活力”。結合國家、省級評估、脫貧監測人員排查、大數據比對核查等,進組入戶、了解實情,實現入戶全覆蓋。目前,駐村工作隊已對全村112個方面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形成了近5萬多字的調查報告、脫貧人員健康情況調研報告和駐村幫扶五年規劃,初步謀劃了五個方面18項具體幫扶任務,明確了近兩年要落實的10件實事,幫助村“兩委”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協調醫療機構為村“兩委”干部免費健康體檢,做到與村“兩委”成員同頻共振。與此同時,先后協調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6次到東港村調研指導,幫助解決駐點村的困難和問題。協助建立了委機關各處室、各單位駐村幫扶工作機制,明確了各單位幫扶任務,引導委機關各處室、各單位精細化幫扶,切實做到舉全委之力幫扶東港村鄉村振興。截至4月底,爭取委直各單位投入幫扶資金54萬元,安排專項資金20萬元在駐點村建設健康陣地,捐贈60余萬元的衣服,購買通城縣近100萬元的農副產品。
三是為民辦事凝聚“真情”。“村里的老百姓都很淳樸,你幫他們干一點小事,他們就會非常感激你;你對他們好,他們會對你更好”。我們在進組入戶、了解實情的基礎上,堅持幫難解困惠民心,盡我所能幫助百姓解決困難和問題。協調省級醫院專家到東港村開展6次義診暨送醫送藥捐贈活動,免費診療和體檢400余人次,捐贈價值6萬余元藥品、醫療器械,發放健康教育資料200余冊;協調省農科院專家、企業家到東港村指導水果種植、考察香菇種植。先后幫助銷售水果種植基地葡萄、火龍果近3萬斤,價值24萬元;脫貧人員李有良罹患肝癌、膽囊癌,家有兩個兒子讀書,僅靠妻子楊敏每月2000元工資養活一家四口,駐村工作隊聯系愛心企業資助2萬元解決生活困難,并結對幫扶兩個小孩,承諾資助其大學畢業。楊敏動情地給工作隊書記發送信息:今天十分感謝您!給予我家的幫助。感謝黨培養了像您一樣優秀的人民領導,為人民辦實事,解決困苦群眾的困難,人民的好公仆,我老公今天非常開心,精神也大好,感謝您解決了我家的后顧之憂。同時也會教育兩個小孩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回饋社會,像您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二、做定點幫扶的“牽頭者”
一是完善一個機制。建立了委掛職副縣長任總聯絡人的協同推進制度,創建了省直單位幫扶微信群,創辦了省直單位定點幫扶通城工作簡報,共同推進幫扶。9支省直駐通城工作隊群策群力,有項目集體爭取,有資源共同享用,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一起解決,初步形成幫扶工作合力。
二是暢通一條渠道。多次組織9支工作隊相互考察、學習觀摩;省、市、縣委組織部、農業、鄉村振興等部門舉辦的各類會議、培訓班等,9支工作隊集體組隊參加。共同做好省政協定點幫扶通城會議、王紅玲副主席到通城調研等工作,展示省直駐村工作隊的良好形象。
三是錨定一個目標。截至今年4月底,9家省直單位領導同志到通城調研指導47次,投入幫扶資金421萬元、引進資金572萬元,培訓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1500余人次,購買農副產品282萬元,助銷農副產品121萬元,直接解決就業人口約600人。
三、做事業發展的“推進器”
一是助力疫情防控。協調省級專家指導通城縣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把好醫療機構“哨口關”,加強社會面管控,持續鞏固拓展好疫情防控成果。
二是強力對口支援。協調省人民醫院、省中南醫院等8省級醫療衛生機構與通城縣10家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建立了結對幫扶機制,安排專家定期到通城坐診,免費接收通城縣衛技人員進修培訓。指導做好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筑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保障網。
三是著力調研指導。協調委機關處室和省、市相關專家多次赴通城縣指導加強中醫藥、衛生健康信息化、基層衛生等工作,指導編制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等,幫助通城縣健全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幫助通城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落實省預算內投資400萬元。
(陳軍 作者系省衛健委駐通城縣東港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下一篇:
扎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港口鄉借鄉村振興東風,深掘本土特色元素,朝著“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的方向...
朱麗平(通山)道教圣地九宮山東側有座陡山叫米篩尖。六十年前,幾十名插隊知青在這里生產與生活,參加過“共產主義大學”的建...
冬季來臨候鳥南歸一群罕見稀有的白鶴幾經遷徙出現在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的藕田這些白鶴共有60余只它們或在田里覓食或一起在...
近年來,赤壁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隨著退垸還湖、水生態修復等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濕地生態系統明顯好轉,東港湖獨...
1月3日,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白鶴、天鵝、大雁、綠頭鴨、黑水雞等候鳥盡情享受著冬日暖陽。
”日前,崇陽縣港口鄉大東港村支書指著來來往往的貨車,高興地向該縣紀委監委回訪小組講述著通村公路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
為切實保障鄉鎮飲水安全,今年以來,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共投入約150萬元,完沙坪鎮關山水庫、高枧鄉麻塘、大東港涌水...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