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新學期開學一個月后,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502班的同學們享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香噴噴的蜂蜜麻花。
10月11日下午,該校502班學生的麻花制作“大PK”就在食堂里熱鬧開展起來。為了讓麻花的口味更豐富,當天下午3時許,4位家長帶著準備好的蜂蜜、芝麻、酵母等,早早來到學校食堂,在食堂領取到面粉后,她們相互配合完成摻料、和面、發面的工作。
下午4點30分,老師帶著53名學生準時出現在食堂。老師簡單地向同學們介紹此次制作麻花的內容后,4名家長也化身成“面點師”,將全班學生分為5個小組,邊示范,邊講解,同學們在一旁認真觀察學習。很快摩拳擦掌多時的同學們便開始“大秀身手”:只見他們紛紛拿起面團,有的搓成長條,有的直接團成圓圈……一場勞動體驗活動,儼然成了一場麻花“PK”賽,在他們的制作下,長麻花,短麻花、“麻球”等各種各樣的造型逐一呈現。
接下來就是下鍋油炸了。4位家長將同學們制作的麻花端到后廚,倒油、試溫、下麻花……不一會兒味道綿香酥脆的麻花出鍋,同學們一邊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麻花,一邊交流著制作麻花的經驗……食堂里一片歡聲笑語。
“我們是想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苦與樂,鍛煉和提升動手、動腦能力。”502班班主任彭露老師表示,這種勞動課體驗形式,可以幫助班上學生建立起書本知識與實際技能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多元成長和個性發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據悉,502班全體師生制作的蜂蜜麻花只是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今秋豐富“勞動課”的一個縮影。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該校結合自身實際和特色,以學校農耕地為載體,整合課堂教學與勞動制作,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勞動實踐教育課程。即1——9年級學生,以學校農耕地種植食材或者學校提供食材為主,每天課后服務時間,以班級為單位輪流在學校食堂學習制作美食。截至目前,全校已有40余個班級,通過包餃子、炸麻花等方式品味到勞動“成果”。
“讓教學走出課本,讓孩子回歸到真實的情境中去探索、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的積極性。”校長陳榮勝說道,這使得學生們更深入地體會到了春華秋實、耕耘收獲及“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內涵。下階段學校將進一步增加勞動教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勞動實踐當中去,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切實把勞動教育打造成落實“五育”的重要支撐。
記者 熊大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泉潤三八紅旗手工作室” 發揮“她”力量 綻放“她”魅力
下一篇:
咸安汀泗橋鎮小學開展詩歌朗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