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科教動態 >> 正文

一所山區學校的蛻變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2-08-02 10:51

98名學生參加中考,4人考進鄂南高中重點班,38人考取縣重點高中。崇陽縣天城中學高枧分校——

一所山區學校的蛻變

“98人參加中考,4人考進鄂南高中重點班,38人考取縣重點高中!”7月初,中考放榜時,這則喜訊讓崇陽縣高枧鄉“炸開了鍋”!

學生家長敲鑼打鼓感恩慶賀,群眾言談間,盡是對該鄉教育的自豪。

作為鄂贛邊區鄉鎮之一,過去高枧鄉給人的印象是偏遠閉塞、貧窮落后,教育條件艱苦、觀念落后、師資匱乏,落后的環境導致學生的成績普遍較差、知識面狹窄、對上學的積極性不高……

如今,為何會“逆襲”?7月13日記者前往探訪。

最大力量投入辦學

“弘揚壽昌精神,點燃紅色希望”……當天,記者走進天城中學高枧分校時,教學樓上幾個鮮紅的大字格外醒目。學校操場上,一個嶄新的足球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

“學校剛成立時,這里僅有一棟破舊的教學樓,四周全是雜草!”望著眼前如畫的校園環境,今年52歲的該校教導處主任兼902班班主任程建利滿是感慨。

2014年,崇陽縣開創“集團化辦學”“聯校網教”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模式。針對全縣鄉鎮初小、教學點呈現的生源少、規模小、教師少、條件差、管理散、教學弱局面,開啟“1+x”“主校+分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并著力推進四個一體化:教師調配一體化、財務結算一體化、教育教學一體化,資源配置一體化,聯合體內學校優質資源互聯共享。

高枧鄉的教育迎來歷史發展機遇。縣教育局決定成立天城中學高枧分校,恢復初中招生,招收初一學生36人,并從天城中學派3位老師到高枧分校初中部任教。程建利的愛人、同為該校教師的王芳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宿舍樓是一排瓦房,操場是一片黃土地,碰上雨天,全校師生得從稀泥里進出。出山的路崎嶇顛簸,進城一趟得兩個多小時……為了讓山區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這里的老師們付出了遠比常人想象的多得多。

與此同時,高枧鄉把最大的力量投入教學,將最好的辦學資源向山區傾斜。

2015年秋,高枧小學、初中合并。教育局逐年劃撥經費對高枧分校進行改造,硬化操場,修建跑道,教學樓維修,完善六室一場;

2019年,投資65萬元對學生食堂、綜合樓進行改造;

2020年,在縣教育局和高枧鄉政府共同努力下,投入1100萬元,對高枧分校旁的幼兒園整體搬遷;又投入100萬元將原幼兒園進行改造,新增教室、寢室、辦公室;

2022年,又投資修建校內足球場……

“這些年,從縣里到鄉里,一直都在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各級關工委也在用心用情開展一系列關愛活動,一切只為讓學生‘好上學’’上好學’!”高枧鄉鄉長佘華澤說。

山鄉巨變學生回流

“因為窮,我們這一代人,能讀完初中就不錯了!所以,很多人家只要娃兒想讀書,砸鍋賣鐵也要送!”該鄉老胡洞村一組,村民廖衛軍說。

他家有一面墻,上面貼滿了兒女的獎狀,這是他引以為傲的。老胡洞村人都知道,廖衛軍上學時成績很好,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可因父親不幸摔傷,家里沒了勞動力,他不得不輟學。

“娃兒上學奶奶帶,買個電視關著看,漢子娶親多數失敗”這三句順口溜,形象地描繪著高枧鄉曾經的窘境。在該鄉,跟廖衛軍同歲數的人,有很多小學都沒畢業。因沒啥文化,他們外出打工吃過不少虧。

為了不讓下一輩也吃這種苦,他們拼盡全力送娃上學,有些人甚至將讀書看成是孩子改變人生命運的唯一機會。所以,盡管年輕的父母要外出打工賺錢,但孩子們都會讓爺爺奶奶帶到周邊鄉鎮或縣城去上學。

天城中學高枧分校成立后,在外上學的娃兒陸續開始回流。再加上,近年來,高枧鄉搶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機遇,整合資金補齊設施短板,加強環境整治,山鄉面貌發生巨變。一大批特色產業的發展,讓很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這也掀起該鄉“人回流”熱潮。

家長的回流也帶動了學生的回流。近三年,天城中學高枧分校每年增加學生近百人,高枧本地學生不再流往縣城學校,并且高枧籍在縣城上學的學生不斷回流。

2017年,該校迎來第一屆學生中考,共13位學生被縣重點高中——崇陽一中錄取,而在這之前,高枧中學撤校前每屆被崇陽一中錄取人數零至3位之間。至今,高枧分校已有六屆學生參加中考,每屆考取縣重點高中——崇陽一中人數逐年增加。

辦學成績的提升,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增加。甚至,還出現縣城的人將娃送到該校讀書的現象。發展至今,該校辦學規模從原來的60多人發展成為擁有15個教學班、623名學生。

優質師資扎根山區

“搶時間抓基礎勤演練請高山作證,樹信心誓拼搏考重點愿枧水為憑!”走進該校901班的教室時,黑板兩旁的這副對聯依舊鮮紅。

這是該校副校長兼901班班主任陳瑋為這屆畢業生而寫的,里頭飽含著他對學校、對學生的付出與真情。

陳瑋今年53歲,咸安區汀泗橋人,1990年咸寧師專數學專業畢業后,為了支援山區教育,主動選擇到崇陽縣,先后輾轉多個中學、高中教學。1994年進入天城中學工作后,還曾申請到邊遠的大源中學支教。2020年,有著30年教學經驗的他再次被派到高枧分校。

“陳老師的到來,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種幸運!”在鄉里工作了一輩子的干部汪九明回憶。

當時,初三只有一個班,他既當班主任又當數學老師,同時擔任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由于學生基礎差,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很多孩子功課落后很多。

陳瑋使出渾身解數,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認真與他們交心談心,及時發現他們自身的長處以及學習中遇到的難處,還自掏腰包偷偷資助有困難的學生。

在他的關愛下,過去不愛學習的變得愛學習了,上課打瞌睡的少了,課堂變得生動活動了,很多偏科的學生更是一改從前,學習成績大大提升。

優秀師資進入農村課堂,讓高枧鄉摘掉教育貧弱的“帽子”。

數據統計,近三年,崇陽縣共分配27位省招教師到高枧分校充實教師隊伍。

“戰爭年代雖已遠去,但革命精神永不褪色,我們要從中汲取勇往直前、攻堅克難的紅色營養!”陳瑋告訴記者。

高枧是一片紅色熱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羅榮桓、張體學等同志曾在此指導戰斗。原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陳壽昌等400名革命先烈在這里浴血奮戰、壯烈犧牲。紅軍橋、紅軍醫院、老縣政府舊址等一大批革命遺址至今保留。

所以,該校將“壽昌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通過紅色文化來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從小樹立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理念,也激發老師扎根基層,點亮教育希望明燈。

現今,高枧分校有教職工37人,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風、學風、校風受到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浮山街道銀泉社區 打開青春期孩子的“心鎖”
下一篇: 咸安:開啟暑期“帶娃”新模式

相關新聞

  • 師友記

    ■方鈺霆(嘉魚)從小學至大學,是我們每個人人生所經歷的最重要的階段,均離不開老師的教導,但真正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

  • 李佳琦也是老煙民!直播間談笑風生下播后吞云吐霧,壓力太大

    4月21日, “我三個禮拜胖到了115斤”“小助理唱歌反差”“李佳琦唱歌”等三個話題詞同時登上熱搜,這些都是李佳琦一場直播帶...

  • 助力精準扶貧 新華保險向新疆依其拜勒提村捐贈校車

    咸寧網訊:2020年6月23日,新華人壽保險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通過新華保險新疆分公司向依其拜勒提村捐贈兩輛小學...

  • 心中那份愛

    于是不記得多少個日夜加班設計版面,剪、貼、畫……為了趕在孩子們入學前,營造一個溫馨、美好的環境,常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多...

  • 重視鄉村社會 “智之不足”

  • 清明遙思

    喬語(嘉魚)我是一個沒有奶奶的人,因為父親未及成年,奶奶就過世了。即便這樣,奶奶為父親親手做的棉襖愣是讓父親從兒時穿至...

  • 風雨中的脊梁

    近了,人們看清了,那是兩個消防戰士,他們戴著鋼盔,穿著雨衣,外面套著橘黃色的救生衣,正奮力劃著皮筏子,朝人群而來。等...

  • 父親的荷塘

    李天珍(嘉魚)父親的荷塘說是荷塘,實則是一塊水田里栽的蓮藕,而藕田在父親的照料中水清,泥軟,荷綠,藕田里的寶貝取之不盡...

  • 3月至4月“湖北好人”名單揭曉 咸寧市1人上榜

    “夕曦紅”“熱血飛騰”“最后一公里的保障者”“一呼百應”“衣舊環興”“校園疾控樂享生活”“尋找烈士紅色血脈”……從1個...

  • 一張白紙好繪圖

    一張白紙好繪圖,現在幼兒園的老師們精心地在這一張張白紙上繪著多彩圖畫,我相信張張都會成為藝術珍品。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