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通訊員 黃璀 丁克勤
| ||
| ||
|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崇陽縣整合全縣教育資源,通過集團化辦學模式,確立“抱團發展”的辦學理念,全面深化辦學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輻射作用,以“城市+鄉村”、"總校+分校” 等模式,全域推行集團化辦學,促進城鄉優質均衡發展。
九大集團,縮小城鄉辦學差距
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山區的崇陽縣第三小學教育集團茅井校區,還未進門,遠遠地便看見校園內一副熱鬧的景象,正值課間活動時間,孩子們正在陽光下的操場上愜意玩笑打鬧。
茅井村地處崇陽縣天城鎮北部邊緣山區、陸水河北岸,屬省級重點貧困村。曾經這里交通閉塞,村民出村要靠渡船,來回十分不便。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當地村民紛紛進城,茅井小學生源不斷萎縮,最少的時候,一度只有3個年級、13名學生。
為解決天城鎮茅井村、河田村孩子上學難、入園難問題,2018年年初,該縣教育部門將茅井小學、河田小學劃歸崇陽縣城有名的小學——崇陽縣第三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管理,并籌措資金40多萬元,將原茅井小學改建為崇陽三小茅井校區。原本的鄉村教學點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走進教室,孩子們使用的是最新型的藍色可升降桌椅,老師正用觸屏的智能化白板講課……
“教學樓、操場全部翻新,老師都是從崇陽三小主校區調來,教室里的教學配置也完全和主校區一樣,村里還修建了通往縣城的公路和白云潭大橋。”崇陽三小茅井校區校長姜潔介紹,自該校區設立以來,鄉村學生不斷回流,學生人數從2018年的十幾個增加到187個,涵蓋了附近三個村的孩子。
據了解,該縣采取“城+鄉”模式,將部分薄弱鄉鎮初中、城郊小學脫離原管轄體制,設為城區優質中小學的托管分校或校區,組建9大教育集團,著力縮小主分校辦學差距,促進一批邊遠鄉鎮薄弱初中、城郊學校從門前冷落轉為全面復興,促進農村學生不斷回流。
縣管校聘,打通城鄉師資通道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集團化辦學,只重視硬件建設還不行,必須向重視內涵挖掘轉移,真正提高薄弱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
對此,崇陽縣天城中學高枧校區校長徐輝深有感觸。2014年,天城中學高枧校區創辦,由之前的高枧小學變身為一所9年一貫制學校。幾年以來,除了不斷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天城中學每年向高枧校區選派骨干教師充實師資力量。
“剛開始,初中部一個老師也沒有,主校區派來了語數外等各科教師;今年這一屆孩子們的數學比較薄弱,主校區又派來了九年級組長兼數學教研組長陳瑋……”徐輝介紹,除此之外,各種最新的教學資料、課件等也會通過微信及時傳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2019年秋,該校一個班有19個學生考入了崇陽縣重點高中。
好成績帶來好口碑,群眾反響一片叫好。“每次從學校返回縣城的家時,有個家長總要讓我帶點自家種的紅薯回去,說是感謝我們老師的付出。”最早一批來到高枧校區,如今已是5年的英語教師陳銘淵笑著說。
據了解,在師資調配上,該縣在實行“縣管校聘”的基礎上,由主校統籌調配,城區優秀教師可到鄉鎮學校去任教,鄉鎮年輕教師可到城區主校去交流學習,做到師資力量配置基本均衡。
根據2019年春季監測數據分析,實行集團化辦學后,農村薄弱學校教學質量都有較大提升。特別是茅井、華楚坳、鹿門鋪、花山四個校區有多個班級進入全縣前20名。大集中學金塘分校八年級各分數段上線率在農村初中里排名第一,有些數據甚至超過了城區初中。
校外實踐,打造美麗鄉村教育 在崇陽縣第二實驗小學鹿門鋪校區,兩棟教學樓之間是一座充滿生機的花園,大片大片金燦燦的菊花正在秋日溫暖的陽光下盛放著,穿過掛滿紫藤花的風雨長廊,是一個開放式的大自然書吧,順著書吧走出去,是極具文化氣息的梅園……
“這些都是我們學校書韻工程的一部分,致力于傳承傳統文化,營造大語文、大閱讀的環境,打造彬彬有禮的道德校園。”崇陽縣第二實驗小學鹿門鋪校區政教處主任舒格蘭介紹。
此外,該校每個年級都開設了實踐班,開設書法、話劇、珠心算等課外活動課程。在學校的左側,是正在打造的智慧園和勞動實踐園,后期將通過一座古城墻橫跨馬路東西貫通,與教學園區合為一體,打造美麗鄉村教育。
據了解,在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改革,促進鄉村薄弱學校和城郊學校全面振興的同時,崇陽縣也大力打造中小學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實現了一校一基地,一校一主題和一校一特色。全縣設立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示范單位10個,遴選命名研學實踐教育基地92個。每個城區學校在農村都有1至2所社會實踐基地,實現了縣域內學校社會實踐基地全覆蓋。
除了第二實驗小學鹿門鋪分校勞動實踐園,該縣還建有崇陽三小茅井分校紅色種植園、崇陽四小大泉分校茶園、實驗小學畈上分校綠色種植園、崇陽五小佛嶺分校花卉探究園、大集中學金塘分校梯田、崇陽二小梅花分校蔬菜種植園和實驗中學養殖場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助推了勞動教育特色發展。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市實驗小學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下一篇:
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舉辦教育活動周展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文景鎮強通訊員洪瑞璟“城里的孩子回農村上學,農村的孩子家門口享受城里的教育……”“這是鐵樹開花水...
咸寧網訊記者葉子、通訊員陳甘草報道:近日記者從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獲悉,該校區主體建筑已基本完工, 10月6日將迎來新生...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奇峰“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推動三帶發展’時,點到了戀江湖生態文化旅游區項目,在發展社會事業中明確...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余茹報道:19日,位于崇陽縣天城鎮鹿門鋪村的第二實驗小學鹿門鋪校區傳來郎朗讀書聲,嶄新的教學樓巍...
通山縣實驗高級中學在全市率先推進的“一臉通”智慧校園系統在網上火了,這讓全市其他學校羨慕不已,不少學校慕名前來參觀學...
會員們紛紛表示,官橋鎮近年來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有很多值得寫的人和事,激發了他們的靈感,今后會多開展同類活動,以詩為媒...
5月4日一早,崇陽縣天城鎮衛生院疫苗接種處已做好準備,迎接居民前來接種。該縣疫控中心、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以...
咸寧網訊通訊員姜書、劉智利報道:近日,崇陽縣稅務局收到一起由咸寧市稅務局轉來的投訴后,快速解決問題獲點贊。收到投訴后...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加麗、劉智利報道:蜂業是崇陽縣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崇陽縣稅務局全面落實涉農稅收優惠政策,...
演出展現了當地居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傳遞積極美好的生活狀態與和諧向善的精神面貌,積極推動了社會環保公益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