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教壇春秋 >> 正文

耕耘桃園 守望花期 ——記咸安區雙溪橋中學教師陳安華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4-09-06 10:04

有一種堅守,深植土地,如同歲月的根,無言而又堅定;有一份熱愛,扎根于教育沃土,純粹而又執著……

1993年,陳安華從陽新中等師范普師專業畢業,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毅然選擇反哺家鄉教育事業,扎根偏遠山區。31年耕耘,咸安區雙溪橋中學老師陳安華堅守初心,先后在擔山中學、雙溪中學任教,獲得咸寧市模范班主任、咸安區優秀老師等榮譽。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春寒料峭,春天的雨將眼前的山路弄得大坑水洼,輾轉二十多公里的山路,顧不得一路上的泥濘,陳安華滿身泥水,來到位于大山深處擔山高鋪片的大窩蔡灣子學生小夢的家中。

學生小夢與70多歲的奶奶居住在一起,父母都遠在廣東打工,家里還有3個妹妹,每周一小夢都要獨自背上干糧,沿著山路走1個多小時到學校,一年見一次父母,對于上初中的小夢來說已經司空見慣,她也習慣性地對外人關上“心門”。

小夢家五人擠睡一張床,滿是補丁的土磚房四處漏風。看到陳安華進門,小夢的奶奶忙把家里唯一個小凳子讓出來,招呼陳安華坐下。陳安華的到來,讓小夢很是吃驚。陳安華溫暖的懷抱和肯定的語言,讓準備輟學跟母親去廣東務工的小夢淚流滿面。

“小夢還是個孩子,她得上學,只有上學才能改變命運。”被陳安華的突然登門和語重心長的話所感動,小夢的母親最后決定還是將孩子送去學校上學。小夢后來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考上湖北大學。

“像小夢這樣的留守兒童,學校里有很多。除了生活上的困難,他們的心靈急需療愈,急需溫暖。”陳安華說。

擔山中學屬于咸安區偏遠的山區學校,當時的條件極其艱苦,教室簡陋,教學設備匱乏,師生的生活都很艱苦,而鄉村里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是陳安華一直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動力和決心。

在陳安華的教導下,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考上大學,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將課堂移到大自然

“走,我們今天去外面上課。”春回大地,萬物更新,陳安華領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孩子們,躍動在鄉間小路的盈盈綠意中。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學習,陳安華想盡辦法。他自制教具,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解知識。他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各種興趣小組,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學習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時,陳安華帶領學生來到家鄉的石拱橋觀察,抓住文章內容說明的特征——形勢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啟發孩子們思考寫橋的說明文和記敘文。以什么內容與情感寫記敘文,陳安華注重實效教學,引導學生觀察他人的語言,留意電視劇人物的臺詞、生活中廣告語、市井的楹聯等。

奉自然為宗師,陳安華帶領孩子們春游、秋游,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在自然中觀察,探索知識的奧妙。

這種活學活用的教育與學習方法,在上世紀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給當時閉塞的鄉村教育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面貌。

“1997年,陳老師借外援,從咸寧師專請體音美老師在農村中學開設興趣小組,那時藝術對我們農村孩子是奢望。我對陳老師非常放心。”家長李剛說,他曾經是陳安華的學生,現在兩個孩子也都在陳安華班上學習。

課堂上,陳安華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鼓勵他們勇敢追求夢想。

“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和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愿意一輩子扎根在這里,為山區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31 年的風風雨雨,陳安華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

微光照亮鄉村未來

2012年秋,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開賽在即,對于雙溪中學八年級學生張令來說是既緊張又開心。

“寫景、寫物、寫人前,深入思考后再動筆,行文要注意邏輯,一環扣一環……”只要一放學,陳安華便把張令叫到辦公桌旁“開小灶”。張令好學聰穎,考試與比賽都是他能力成績的展示。經過陳安華輔導,張令獲取省級二等獎。

張令的母親說,孩子有信心,源于他有一位良師,陳老師帶領孩子們深入生活中學習,真的是一位有方法、有學識的老師。

“比賽跟考試是一樣的,都是學生開闊眼界、歷練成長的機會。”陳安華說。

陳安華不斷帶孩子外出參加比賽,他也先后在咸寧市第三屆中學生閱讀競賽中榮獲教師指導獎;在第三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暨首屆湖北省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獎。

31年來,陳安華見證了學校從幾間破舊的教室到擁有嶄新設施的發展變遷。去年春,陳安華積極爭取外援,依托市義工協會,為雙溪中學爭取到一批圖書,建成校園圖書館,方便師生閱讀,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在陳安華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

31年的堅守,白發早已悄然爬上了額頭,但陳安華眼中的光芒依舊,陳安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點燃孩子們心中的夢想,照亮鄉村的未來。

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星火微光 點亮成長 ——記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教師張玲琪
下一篇: 主動求變 專業領航 ——記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黃峻峰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