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省級農民教育培訓名師饒漾萍
強化技術創新 發展茶葉產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張恩和
38歲的饒漾萍,是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也是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茶藝師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茶藝師裁判員、湖北省農民教育培訓省級名師、咸寧市科技特派員、咸寧市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咸寧市巾幗建功標兵、咸寧市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咸寧市茶葉學會副理事長。《茶園害蟲天敵控害技術及應用》、《有機茶園及無公害茶園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等項目先后獲國家級農業科技三等獎一項,省級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
4月26日,饒漾萍接受咸寧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她希望通過自己實際行動,助力我市“茶葉之鄉”發展,助力高素質農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記者:咸寧是“茶葉之鄉”,作為茶文化方面的專家,您為什么要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饒漾萍:咸寧是茶葉之鄉,茶葉種植、加工歷史悠久。千百年來,這里孕育出了赤壁青磚茶、桃花絕品等歷史名茶,一捧香茗早已深入百姓生活中。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農民多數外地務工,農村無勞動力可用,茶產業鮮人耕耘,這無形當中制約著我市茶產業的發展。
要讓年輕人回歸家鄉,前提是必須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鄉村的農業產業發展是關鍵。所以第一次受邀去給新型職業農民授課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并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一直堅持了十余年。
這期間,我曾多次前往俄羅斯、馬來西亞、日本、南非等國,進行中國茶文化宣傳和咸寧茶產品推廣工作;多次擔任湖北省和咸寧市茶藝職業技能大賽專家評委;多次為金葉社區科普大學、萬年路社區科普大學、咸寧市溫泉中學、咸寧市實驗小學等學校師生進行茶文化與茶藝、飲茶與健康等科普活動;多次參加省市各部門組織的茶文化推廣活動,提供茶藝和茶事服務,如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主辦的2020年咸寧·赤壁青磚茶草原文化節等活動。
記者:您多次為咸寧市產業扶貧帶頭人培訓班、咸寧市高素質農民培育鄉村振興培訓班的學員授課,獲得了廣大學員們的一致好評。您都是從哪些方面給學員授課的?
饒漾萍:在學校里,我承擔著《中華茶藝》、《茶葉加工與品評》等課程的理論與實訓教學任務。在業余時間里,我經常參加各種社會服務工作。
我為咸寧市產業扶貧帶頭人培訓班學員進行授課,培訓班里的學員們是從全市192個村里選拔出的產業扶貧帶頭人。培訓采取“分段式、交替式”教學模式,分為理論學習、參觀實訓、線上學習、生產實踐等階段。通過“短期集中培訓+后續創業輔導+長期跟蹤服務”相結合的培育模式,提高扶貧帶頭人的技術水平和創業能力。
作為“咸寧市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現代農業技術專業負責人,為了讓課程內容更多地貼合咸寧本地農村發展實際,我曾多次前往咸寧各縣市區,深入當地組織部、農業農村局、農業龍頭企業和“一村多”學員生產基地等,圍繞咸寧農業產業發展情況、主要人才來源、需求人才類型等內容進行調研,制定了“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與我的團隊一起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咸寧特色的“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2018年6月,我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參與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援外培訓工作,對來自非洲、亞洲、美洲與大洋洲的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60余名職教學員進行了《中國茶 世界的茶》講座。我從中國茶文化發展脈絡、內涵等方面向學員們做了詳細介紹,并現場與學員們互動,手把手教授茶葉的沖泡技巧。2019年12月,我為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教師研修班學員進行中華茶文化專題講座,并帶領來自1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39名學員前往赤壁羊樓洞實地了解赤壁青磚茶文化傳承與創新情況等。
近年來,我多次為咸寧市農民教育培訓茶葉生產技術培訓班、咸寧市貧困村產業扶貧帶頭人培訓班、赤壁市新型職業農民茶葉產業培訓班、通城縣扶貧移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等學員進行授課,現已培訓社會人員2000多人。
記者:老師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職業。您都是如何提升自己學習能力的?
饒漾萍:平時,我非常重視自己的知識更新,不斷提高自己在專業領域里的業務水平,積極拓展相關業務知識。近年來,我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市級課題共8個,發表論文10余篇,《有機茶園及無公害茶園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等項目先后獲國家級農業科技三等獎一項、省級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
作為高職院校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為了促進校企資源共享,我積極主動聯系本地茶葉企業,長期與咸寧市幕山茶業有限公司、咸寧市三山川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合作,為企業的生產運行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培訓,完成了《茶園雜草生態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名優綠茶與青磚茶組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等科研項目。
為更好地服務社會,我曾多次參加農業農村部舉辦的農村創業骨干師資培訓班、農業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培訓班等,參加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舉辦的茶藝師資班、茶業經營管理與產業升級研修班、茶葉標準化生產與提質增效研修班等,不斷提高個人業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教學和社會培訓工作。
記者:作為行業內專家,您對咸寧茶產業人才緊缺的現狀有什么建議?
饒漾萍:近年來,咸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茶產業已成為全市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和農民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然而,在咸寧茶產業極速擴張的勢態下,茶藝與茶葉營銷等茶產業人才短板帶來的營銷乏力日趨顯現,嚴重制約茶企成長和產業發展。
咸寧應依托政校行企,定向培養產業專業人才。圍繞全市茶產業規劃布局和市場需求,支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等地方高職院校聯合茶葉行業企業進行訂單培養,開設茶樹栽培、茶葉加工、茶藝與茶文化、茶葉營銷等地方特色課程,培養一批茶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同時,設立茶產業學院或茶藝與茶文化研究中心,建設體驗式茶文化傳播體系和茶文化傳承基地,打造以茶產業教學科研為特色、政校行企深度融合發展的咸寧茶產業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目前,我市茶企、茶樓眾多,但懂專業的茶藝師、評茶員不多,現有茶藝與茶葉營銷人才,多來自于茶企、茶樓銷售人員。由于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無法引導生態茶文化知識的普及,制約了茶企成長和產業發展。因此,做好對現有茶產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積極舉辦評茶員、茶藝師等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滿足我市茶產業發展的各種人才需求,實現咸寧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咸寧茶葉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好咸寧茶葉的本土宣傳時,應積極開展普及性茶藝、科學健康飲茶等科普活動,開展茶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等推廣活動,倡導全民科學健康飲茶,力爭做到咸寧人都喝咸寧茶。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專訪紫荊花教育集團創始人李琳
下一篇:
專訪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蘭希園
答對3題及以上獎文博紀念筆1份)主辦單位:咸寧市博物館梓山湖北大邦實驗學校4咸寧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覽活動時間:6月1...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米子、鄭安國報道:5月15日,咸寧市作家協會在市圖書館舉辦周益民中篇小說集《陪你去天涯》欣賞會。周益民介...
”咸寧市圖書館館長蔡駿介紹,早在2019年,該館就陸續開始懸掛書畫作品,去年,還專門邀請咸寧市老年書畫家協會的知名書法家...
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公告第二號(2021年1月13日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咸寧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會議決定,批準2021年市級預算,批準《關于咸寧市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咸寧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2021年1月13日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現將選舉結果公布如下:咸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文波咸寧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按姓名筆畫為序):王慧華劉建涂江平咸寧市第...
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公告第二號(2021年1月13日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咸寧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2021年1月13日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