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近年來,咸安區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三農”工作重點工程,推動項目質量和效益整體提升,帶動機械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有力推進了咸安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橫溝橋鎮孫田村,區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正在向農戶推廣高標準農田技術,為他們送來有機肥,指導村民進行土壤改良。孫田村這一片2080畝農田原來水源條件差、土地肥力低,從而影響糧食的產量,高低不平的小田塊也不利于機械化作業。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后,建成的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可以旱澇保收,實行的測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種植效益,平整的大田塊可以讓農業機械大顯身手。
高橋鎮高橋畈連片的150畝油菜正在抽薹,長勢喜人,綠油油的田園風光與鄉村客廳景區交相輝映。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連片流轉后,這里的溝、渠、水、路等“硬件”和土壤肥力、栽培技術等“軟件”得到了有效提升,徹底告別了“望天收”。種植戶輕輕松松就能實現高產增收,同時也能為發展鄉村旅游添綠增彩。
咸安區鑫瓏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建軍介紹:“我們改造前老淹水,整個土地不平整;改造以后,小田變大田,整個高橋畈只有三丘田。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效益,一是有利于我們機械化耕作,二是有抗災能力,第三是效益這塊,我們改造后每年種一季優質稻,種一季油菜,每畝的效益在1500至 2000元左右。”
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股負責人錢三毛說,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種植戶在項目區內每年可以種植兩季水稻一季油菜或者小麥;通過節水、減藥、減肥,每畝可以節省支出100元;進行機械化耕作后,年每畝平均省工 4 個,節支 800 元;耕地地力平均提高 0.5 個等級以上,耕地質量平均提高 1 個等級以上,農田真正實現了灌溉排水標準化、種田效益高效化、技術推廣機械化、農田環境生態化。“咸安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初,我們就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光是田間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最主要的是耕地質量提升,真正讓土地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讓生產能力變成生產力。”錢三毛表示。
2022年,咸安區在雙溪橋鎮雙溪村、陳祠村,橫溝橋鎮楊畈村、孫田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面積10465畝,總投資 2046 萬元。通過“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項目區目前建成了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生態良好、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同時,咸安區還大力引導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投入,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集中連片流轉,實現農業提質增效。
(通訊員 李衛東 董聞廷 錢三毛)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市輪滑協會進校園開展公益活動
下一篇:
只待春花爛漫時 咸安強化油菜管護
○劉念我喜歡旅游,但工作后時間、金錢有限,放假了就想好好睡一覺,實在沒有精力去,看了《撒哈拉的故事》,我又萌生了旅游...
林緒雍(通山)三十多年前,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對神仙眷侶。薯粉線是用上等紅薯淀粉加工而成的,純天然綠色食品,這一根根細長而...
○焦姣《勸學》開篇提到, “學不可以已。在我短短二十多年的記憶中,就見證了從低矮平房到高樓大廈、從小靈通到智能手機、從...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