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將遷地保護區的長江江豚釋放至自然棲息地,促進野外種群快速恢復……”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水務集團宗關水廠水質檢驗高級技師王瓊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和江豚同飲一江水,保護江豚就是保護母親河、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這也是最廣泛的人民群眾利益。”
長江江豚被譽為“微笑天使”,是長江流域獨有的旗艦物種,也是長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極度瀕危”物種。1992年,國務院批準同意在我省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設立國內首個鯨類動物遷地保護區,對長江江豚進行遷地保護。30多年來,天鵝洲保護區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取得重大突破,江豚種群數量從最初遷入的5頭發展到逾百頭,并先后向江西、安徽等地和本省其他自然保護區及科研機構輸出江豚49頭,成為世界小型鯨類遷地保護的成功典范。
“目前我省2個遷地保護區水域中約有130頭長江江豚,并每年可穩定出生約10至12頭幼豚,為長江江豚的種群保護筑起了牢固的生命線。”王瓊介紹,2023年4月,我省江豚遷地保護區和中國科學院水生所的工作人員,一起首次將4只經過野化訓練的江豚放歸長江,進行遷地保護江豚野外放歸的實驗。
如何讓更多遷地保護區的江豚回歸長江水域自由繁衍?王瓊建議,參考大熊貓等陸生生物野化放歸工程技術方案,實施遷地保護長江江豚野化放歸國家工程。她表示,可根據湖北4頭江豚野化放歸實驗的監測結果,開展相關研究,盡快組織編制并發布《長江江豚野化放歸技術規范》,推動長江江豚野化放歸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此外,加大對長江江豚定位跟蹤、遺傳多樣性改善、集合種群生存力等技術的研究,充分利用“長江大保護”和“十年禁漁”的歷史性窗口期,加快推動長江江豚保護新技術發展,促進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回升。
(本版圖片均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跡 攝)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楊興銘—— 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
下一篇:
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找準定位明確方向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江開群、通訊員張升明報道: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課題組科研人員,在長江中...
7月6日,通山縣市場監管局召開富水河國家級鲌類保護區禁捕工作“百日攻堅戰”行動動員會。據悉,目前該局已成立由黨組書記、局...
3月10日,游客在重慶廣陽島游覽。數據顯示, 2021年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為Ⅱ類,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6天,全市森林覆蓋...
鄧永斌(通山)瑰麗神奇九宮山,道教圣地太平山。荷花爭艷石門畈,杜鵑盛開大幕山。奇異美妙石觀音,天設地藏桃花源!
建立珍稀瀕危藥用動植物保護區,開展建立野生和半野生撫育保護區,對野生或逸為野生的藥用動植物輔以適當的人工撫育和中耕、...
5月7日,嘉魚縣蜜泉湖旅游度假區,蔥蘢的草木和碧水相依,白墻黛瓦的建筑掩映其間,構成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
蜜泉湖旅游度假區項目總投資67億元,主要建設假日公園度假區、親子生活研學區和自然生態保護區等。
針對水源地保護區存在的綜合環境問題,由屬地鄉(鎮)人民政府牽頭,縣生態、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協調配合,加速推進整治工...
一在嘉魚縣潘家灣鎮,有一處“綠色無人區”——長江潘家灣市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按照規定,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
該市以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為抓手,按照“劃、立、治”要求,實行掛圖作戰,不僅完成了9個鄉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