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宣讀《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表彰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決定》,咸寧兩人一集體獲表彰。
其中,嘉魚縣潘家灣鎮衛生院鄉村醫生、國家執業助理醫師鄧佩勛和赤壁市穗豐園酒店主管廖華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咸寧基礎設施項目部獲全國工人先鋒號。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聆聽先進事跡,感受榜樣力量,奏響勞動最光榮的時代強音。
咸寧市“慶五一迎五四”暨“勞動創造幸福·奮斗點亮青春”主題活動現場,鄧佩勛(右一)、廖華清(圖中)、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咸寧基礎設施項目部指揮長陳煉(左一)接受鮮花和掌聲。
嘉魚縣潘家灣鎮衛生院鄉村醫生鄧佩勛
守護鄉親健康
鄧佩勛現為嘉魚縣潘家灣鎮東村村衛生室醫生。他1984年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2010年考取了國家執業助理醫師。為改善鄉親的就醫環境,他從1994年起,用20年時間,自籌資金近30萬元,把一個小診所建成省級“最美村衛生室”。
為讓更多鄉親及時看上病,鄧佩勛長期以小處方、零處方、緩處方和負處方的形式,為不同的病人排憂解難。他對家庭困難的病人減免出診、體檢等費用;他對割疳積、拔火罐、扎針灸和推拿、中草藥外敷等求醫者,堅持不用針藥不收費。據不完全統計,他義務為病人買藥千余人次,為病人墊付應急醫藥費20萬余元,為病人減免醫藥費5萬余元。
鄧佩勛始終堅持防重于治,曾個人投入上萬元,數百次制作并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橫幅和宣傳單,向群眾普及公共衛生和防疫知識。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建立村民健康狀況分類檔案。截至2023年,居民健康檔案始終保持著縣級一類標準。
從醫40年,扎根鄉村;不忘初心,守護健康。“雖有些辛苦,但我快樂。”鄧佩勛說,在守護鄉親健康的路上,他永遠是一名跋涉者。希望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村醫隊伍中來,為我市振興鄉村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
赤壁市穗豐園酒店主管廖華清
拼出精彩人生
廖華清憑著對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和對事業的執著,從一名下崗女工成長為赤壁市穗豐園酒店行政主管、赤壁市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會長、赤壁市人大代表。
她不忘初心,做下崗職工的幫扶人。廖華清優先招聘下崗工友,加強職業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幫助30人成為管理者。20多年來,她管理的酒店先后吸收1000多位下崗和待業青年就業。
她不負眾望,做行業發展的帶頭人。廖華清聯絡酒店餐飲行業同仁,成立烹飪酒店行業協會。協會承擔兩屆楚大廚培訓,培訓學員420名,為赤壁餐飲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2024年,協會四家餐飲酒店獲省烹協頒發獎牌,擦亮“赤壁美食”招牌。
她不圖回報,做公益事業的熱心人。多年以來,廖華清累計向公益事業捐款超過30萬元。她還帶領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成員共同參加公益事業,如2023年,協會組織20位會員企業老總捐款17500元,慰問車埠鎮雞公山村70多戶困難群眾。
廖華清表示,將繼續保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在行業中帶領餐飲同仁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不斷創新,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捐資助學、扶危幫困,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傳遞正能量。
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咸寧基礎設施項目部
打造生態地標
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咸寧基礎設施項目部主要負責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示范區PPP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等工作。近年來,項目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大洲湖生態修復工程。
項目部以生態修復為手段,通過修復河灘濕地、改善湖區水質、整合農田景觀、構建生態廊道、還原物種的多樣性,形成湖泊濕地12000畝。
項目部創新開展《水-船閘、橋三位一體關鍵技術研究》,依托科技課題完成大洲湖閘子項建設,獲中建三局科技進步獎,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項目部在濕地公園筑橋、清淤、造景等復雜施工程序中,創新攻堅施工技術難題,獲總結專利5篇、工法2篇、五小成果2項,發表科技論文3篇,榮獲湖北省QC三等獎1項,實現降本增效近1億元。項目累計榮獲中國建筑業協會優秀項目工程成果等2項國家級榮譽、湖北省“楚天杯”等省市級榮譽7項。
項目以“生態+旅游+健康”的開發模式帶動咸寧區域產業創新發展,開展片區規劃、商業運營,最終實現由田到湖、由湖變園、由園生城的過程。
項目部指揮長陳煉表示,將繼續保持奮斗姿態,為咸寧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周陽 通訊員 汪麗君 阮玉潔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五一”國際勞動節|老照片里的奮斗故事
下一篇:
“勞動者號” 主題地鐵列車上線
鼓勵各縣(市、區)參照當地離任村主職干部保障標準,逐步提高到齡離崗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
馬秀英:我希望國家高校或者是醫學類院校,加大對我們民族地區的醫學生的招生指標,能夠幫我們民族地區培養出一批當地的醫學...
疫情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鄉村醫生劉慶民奔忙的腳步一直未停,他“戰斗”的地方,已不只是位于山東濟寧泗水縣苗館鎮隈泉村的那...
記者漆兵攝影毛亞軒?通訊員?謝天宏18歲背起藥箱,鄧佩勛走村串戶看病送藥.從45平方米的診所到138平方米的衛生室,為了方便...
一會兒得幫腰椎痛的老人做理療,一會兒又得為新來的病人測量血壓……? ? 1月11日,記者走進咸安區永安街道辦事處永安社區衛...
為幫助康復人員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該縣對所有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實行“三包一”服務,即“一名鎮干部...
為幫助康復人員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該縣對所有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實行“三包一”服務,即“一名鎮干部...
“老同學,到學校來采訪孫家萬老師,他不僅跟學校搞來60多萬元的教學設備,而且還榮獲多項榮譽……”日前,嘉魚縣官橋鎮舒橋...
村民活動有陣地、健身有器材、停車有場所,安全有保障,生活環境大幅改善。
演出展現了當地居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傳遞積極美好的生活狀態與和諧向善的精神面貌,積極推動了社會環保公益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