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湯遜湖畔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大樓林立,景觀靚麗。
武漢向南,咸寧北上,一幅優勢互補、攜手奮進的科創畫卷徐徐展開。
開年之際,記者到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采訪,感受發展脈動。
招商引資——
這里是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1月8日上午,京頤科技入駐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開業儀式現場,氣氛熱烈喜慶。
“我們直接拎包入‘駐’。”京頤科技高級客戶經理翟浩介紹,與其他寫字樓不同,科創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公司從簽約到正式入駐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總部位于上海的京頤科技公司,主要提供醫療云產品及相關服務。入駐科創園后,新成立KYEE京頤科技(武漢)公司,將開拓華中及周邊區域的智慧醫療產業市場。
科創園作為我市融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的窗口,招商引資是其首要目標。在招引模式上,由各縣(市、區)和咸寧高新區在科創園設立分中心,分頭招商、各展其能。
“希望通過這個新窗口,更多招引北上廣深的優質企業。”咸寧高新區(武漢)離岸科創中心負責人張坤鋒介紹,招引的入園企業要考慮企業類型、企業團隊是否符合咸寧的發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
為最大程度用好招商窗口,市政府研究出臺科創園管理辦法,明確了企業機構入園條件、流程、政策及出園規定。市科技局作為園區牽頭協調單位,嚴把入駐企業機構質量關,確保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招商速度快、企業質量高。”市科技局副局長魯振坦從去年5月開始負責科創園建設協調工作,科創園招商引資的速度和質量讓他頗有感觸。
市科技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開園半年來,科創園拉滿“招商引資”進度條,共接洽項目182個,首批簽約入駐81家,目前增至114家,總入駐率70%。
孵化服務——
這里是招才引智的新磁場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科創園招商引資的亮眼表現,與園區優質的孵化服務密不可分。
1月9日上午,科創園的共享路演廳內,基金+招商項目路演活動“高朋滿座”,金融機構與路演項目在這里面對面溝通、“零距離”對接。
“這樣的活動,幾乎每周都有。”恒擎科技總經理李子林說,自己的公司正處于起步階段,園區內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對公司研發團隊很有促進作用。
受益于科創園良好的孵化氛圍,李子林表示,“計劃兩個月內將公司全部搬遷至此。”?
科技金融、人力資源、中介代理、基金創投……為了服務好像恒擎科技這樣的初創企業,科創園發揮孵化服務的磁場效應,著力為入園企業提供全過程服務,解決企業發展后顧之憂,讓小企業、新企業輕裝上陣。?
“努力將園區打造成城市合伙人的園地。”咸寧高投集團盛寧公司副總經理李清毅介紹,作為投資運營方,咸寧高新投資集團一直圍繞“平臺、資本、人才”三大要素,全方位服務入駐企業。
在平臺建設方面,推進園區食堂建設,解決了近600名員工的用餐問題;為入駐企業的67名員工解決住房問題;增加投放園區共享單車200余輛……
在人才招引方面,園區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與4所高校簽訂了“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協議。
在資金保障方面,園區與14家銀行和券商建立服務合作關系,成功為滴水科技達成2300萬元的基金創投合作。
人才因產業而聚,園區因人才而興。在科創園的孵化培育下,一名名科技人才在這里成長逐夢,一批批初創企業在這里發展壯大。
研發創新——
這里是科創應用的新平臺
醫療云、類器官科學、芯片研發、空間信息技術、非公路礦用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半年來,隨著一個個高“含新量”企業的入駐,科創園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提升。
“非公路礦用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公司的主營業務。”1月5日,在咸安(武漢)離岸科創中心,為華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冬,正在洽談業務。
研發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邱冬介紹,公司生產的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已在各類嚴寒環境和高海拔地區的礦山、水電工程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科創園,其主要業務專注于設計研發方面。
在研發領域,科創園的黑玉科學公司同樣展現出其專業與專注。這是一家以類器官科學為核心技術的生物醫學研發企業。
1月5日,記者來到科創園綜合樓探訪黑玉科學公司時,武漢研發中心的團隊正在GMP醫學實驗室里為腫瘤患者提供類器官技術臨床檢測及進行相關科研工作。
黑玉科學公司副總裁張銘浩介紹,企業的核心科研團隊由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以及羅氏制藥等世界頂級生物醫學團隊的人才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黑玉科學公司還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同投資成立了類器官聯合研發中心。
“企業選擇這里作為重要研發中心,主要是看中了武漢豐富的人才資源。”張坤鋒表示,沒有科創園提供“研發”平臺,咸寧高新區要引進這樣高水平的科技企業是很難做到的。
“高端人才引進難、創新項目落地難。”魯振坦介紹,科創園突破了區域條件限制,充分用好了武漢人才和產業集聚優勢,對打破我市科技創新的“兩難”境地,推動全市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突破性意義。
成果轉化——
這里是區域競爭的新陣地
“研發在武漢,生產在咸寧。”半年來,已有21家入駐科創園企業“反哺”咸寧,到我市設立制造基地,“研發”與“生產”實現無縫銜接。
1月5日,咸寧高新區綠色雙創產業園16棟內,武漢滴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咸寧生產基地的倉庫管理人員葉練正在進行智能拖地機、智能洗車機的發貨工作。
“去年12月份,咸寧基地產值達到了130萬元,納稅額約15萬元。”滴水科技咸寧生產基地生產總監王烈介紹,基地總投資額2億元,已招聘70多名咸寧員工。
該公司自去年8月簽訂招商協議并入駐科創園以來,發展迅速。去年10月中旬,該公司在咸寧高新區的生產線就已正式投產。
同樣,在綠色雙創園7號樓,小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咸寧智能工廠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調試當天生產的1500升智能售貨柜。
總部落戶于科創園的小麥便利,公司有多家生產基地,其中咸寧智能工廠主要制造開門自取式智能無人售貨柜產品。
“目前工廠已建成一條生產線,招募了20名工人。”小麥便利咸寧智能工廠負責人金燦介紹,咸寧智能工廠每天能夠生產出100余臺智能貨柜,為滿足市場需求,其他生產線也在加快建設中。
創新的“橋頭堡”,產業的“新飛地”。半年時間,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從無到有,快速成長:
6個月時間,吸引114家瞪羚企業、小巨人企業、科創企業簽約入駐,一大批企業在這里培育孵化;66家企業正式入駐園區并進入實質性運營,21家企業到咸寧建立了生產基地;園區內常駐員工近600人,其中約300名精英專注于創新研發。
隨著一條條產線投入使用,一家家生產基地拔地而起,科創園“研發在武漢、生產在咸寧,孵化在武漢、加速在咸寧,引才在武漢、用才在咸寧”目標正一步步實現。
創新,永無止境。發展,永不停歇。
今年,我市將實施科創園“滿園輪替計劃”,深度對接武漢光谷和全國科創資源,孵化引進不少于30家科創企業來咸寧建生產基地。
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正成為咸寧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記者 譚宏宇 通訊員 田園 沈璐琪)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日前,嘉魚農商行老官支行為湖北一橋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貸款4000萬元,及時解決了公司擴大生產規模資金問題。據悉,嘉魚潘灣...
11月8日,縣委書記胡春雷,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永,縣領導余忠東、李斌、范威及縣直有關部門、潘灣鎮相關負責人一行前往武漢新...
立足咸寧,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和當前國家農業發展的趨勢,建議我市申報和著力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
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創新創業風向標,近年來,中關村軟件園在智慧園區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將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前...
另一方面,園區設施的完善、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園區形象,也能增強園區吸納人才和企業入駐的能力,為園區的可...
孟祥偉到嘉魚潘灣工業園檢查督導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時強調扛起政治責任落實最嚴標準倒逼園區走上長遠健康發展軌道咸寧網訊記...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惠春報道:日前,嘉魚農商行老官支行向湖北若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放貸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擴大生產流動資...
咸寧網訊(記者徐浪?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老官支行向湖北若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放貸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擴大生...
樹立產業化、集約化管理理念,在嘉魚培育完整的農業產業化鏈條,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園。
劉文龍表示,向著“產業化、工廠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目標,馮家灣產業園將努力輻射和帶動海南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