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秋高氣爽。在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野藕種植基地,幾名農戶在藕塘中半彎著腰,雙手泡在水中,一只手用高壓水槍沖開淤泥,另一只手將藏在淤泥中的野藕慢慢挖出。
農戶劉元才介紹,挖藕的季節,他一個月挖25天藕,一天10來個小時,一個月的綜合收入可以達到2萬多元。
“2022年將是個豐收年,估計我們野藕畝產量能增收20%,預計平均每畝產量要達到1400斤左右?!被刎撠熑她從厩罢f。
今年陽光充足,野藕的淀粉含量更高,吃起來口感也更為粉糯。該基地共種植野藕3000余畝,一般是按訂單采挖,保證了野藕的新鮮度?,F在,不僅咸寧周邊地區的客戶持續訂購,連四川、安徽、浙江、河南都有客戶打電話來提前訂購。
野藕不僅是陸溪鎮的一張名片,更是聯農帶農的致富產業。據介紹,界石村目前已有40多戶農戶參與野藕種植,種植面積從幾畝到幾十畝不等,年經濟收入人均增加萬元。
為了進一步擦亮打響陸溪野藕品牌,龔木前積極與武漢大學、武漢輕工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野藕品種改良研究,他將本地保護良好的純正原生態野藕提供給專家教授做原始樣本,培育野藕新品系。
“目前,我們正在嘗試做野藕加工,比如藕粉、藕絲,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同時通過與高校對接,不斷改善野藕口感,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口味,贏得更多消費市場?!闭f到未來規劃,龔木前信心滿滿。(丁偉、皮道琦)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嘉魚構建“黨—團—隊”育人鏈 培育時代好少年
下一篇:
赤壁太平口村高端蔬菜不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