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崇陽縣青山鎮,景色秀美,田疇沃野到處是忙碌的身影。
在有著崇陽“最大菜籃子”之稱的城萬村,65歲的菜農老趙在地里忙活,新蓋的薄膜下,菜苗長勢喜人。
“這一季,我擴大了種植面積,再過兩個月就要大豐收了!這得感謝農商行青山支行的金融活水。”老趙感慨。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城萬村就開始發展蔬菜種植,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
“以前,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很多人跟我一樣資金周轉困難,如今終于不用愁了。”老趙告訴記者。
去年,農商行青山支行聯合城萬村村委會,對全村農戶進行逐戶摸底后,按照農戶建檔率達到80%、預授信率達到60%、簽約授信率達到30%的標準,推進整村授信。
“當場就給我批了5萬元的貸款額度,在手機銀行上點幾下,錢就到賬了。”老趙說。
如今,城萬村蔬菜產業越做越大,全村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種植戶600余戶。
農商行青山支行僅8名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他們推行“一線工作法”,上門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
“去年,我們總共發放28筆扶貧貸款,共540萬元。每一筆業務都是靠鐵腳板走基層,用笨功夫敲家門,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農商行青山支行行長徐高鋒說。
在業務辦理過程中,8名工作人員始終牢記信貸紀律:嚴禁直接或變相向借款客戶索取好處費;嚴禁接受客戶吃請、禮品;嚴禁自己家屬或關系人與客戶做生意牟利;杜絕“吃、玩、拿、卡、要”等不良行為……
“在放貸途中,他們經常會遇見一些農戶家中的干菜、干魚、蜂蜜、豬肉等土特產賣不出去,就主動當起了幫銷員,有的甚至自掏腰包購買。”鎮干部魏雋良說。(馬麗婭)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推進鄉村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
下一篇:
咸安建成12個鄉鎮級物流點 實現村級物流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