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王麒、通訊員魏明明、曾蕾報道:8月27日,走進嘉魚縣潘家灣鎮東村村三組,只見一條筆直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灣內部,行走于一側的人行步道上,呼吸間滿是花草清香,沿途可以看到有村民在菜園里采摘蔬菜瓜果、清理雜草,一派閑適悠然的景象。
“每家每戶都參與到村灣治理中來,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建設村灣,不僅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村民的精氣神也更足了。”談起村灣的變化,東村村黨委書記彭友兵高興不已。
曾經的東村村三組,道路狹窄導致會車困難、溝渠排水不暢影響出行……村民的改造意愿強烈,但因缺少牽頭人組織,眾人的力氣無法使到一處。
“通過成立村灣黨支部和村灣理事會,讓群眾參與到村灣治理中來,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彭友兵介紹,經過多輪協商共議,村里形成了初步的改造方案。
在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下,村民們建設熱情高漲,自發投工投勞、捐資捐物,為村灣建設貢獻力量。據了解,共有78戶333人參與其中,籌資約170萬元。
目前,該組硬化路實現互通,部分道路寬度由2.5米拓寬至6米;整組太陽能路燈實現全覆蓋,晚上出行十分方便;建成了老年健身廣場和群眾活動廣場,方便村民在閑暇時活動;村規民約“上墻進戶”,文明風尚深入人心……村灣面貌煥然一新,正在加速形成“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村莊治理新格局。
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和諧宜居人居環境的同時,東村村還致力于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村民就業增收,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2021年以來,東村村在全面摸清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和資金的基礎之上,努力盤活村里的閑置資產,讓“沉睡”資產變增收“活水”,不斷提升閑置土地的“變現”能力。
“通過項目招引,村里成功招商了湖北五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分2期建設,目前已經投資3000萬元。”彭友兵介紹,項目原址本是一家磚廠,后磚廠關停,土地閑置,如今被用作項目建設用地。
走進湖北五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可以看到一袋袋已經打包好的谷殼堆放在倉庫內。“這些谷殼將被用于生產生物質,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安裝調試,預計9月初可以投產。”彭友兵說,該公司現可提供就業崗位25個,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
編輯:何珊
11月9日上午,市政府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根治欠薪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全市前期欠薪根治工作情況匯報,研判部署下一階段根治欠薪...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11月9日上午,市政府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根治欠薪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全市前期欠薪根治工作情況匯報,...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是趙長卿的祝福,也是我對每一位讀者的祝福。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李霞認為,當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或是有了進步,家長適當給些獎勵是鼓勵他繼續努力的好方法。家長應該...
在給予孩子獎勵時也不要只注重物質獎勵,其實精神鼓勵比物質獎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咸寧網訊通訊員劉瑩報道:為深入貫徹省聯社“守規矩防風險建設合規銀行”的總要求, 12月11日下午,咸寧農商行組織了2019年“...
王玉平說,通過推行綠水青山“一員制”綜合智慧監管,貴池區構建了“面上統一管”“小事有人做”“事事能閉環”的鄉村治理體...
建有單體大棚84個、連棟大棚3個,每年可產蔬菜種苗8000余萬株,總產值1200萬元,能夠滿足供應基地周邊9000余戶農戶、6萬畝蔬...
咸寧網訊記者丁偉、通訊員熊琦報道:分揀、包裝、裝車……2月7日,走進嘉魚縣湖北金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業配送中心,記者看...
2月17日,在通城縣北港鎮莊前村綠康蔬菜集約化育苗基地大棚內,當地網紅直播銷售辣椒、茄子苗。劉建平攝(影像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