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26日電 題:張黎明:創新使工作更快樂
新華社記者毛振華
張黎明和同事在調試第四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2022年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一個移動充電槍覆蓋6個車位,如果安裝5個,就能覆蓋30個車位。”在創新工作室,黨的二十大代表、國家電網天津電力濱海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同兩名工程技術人員圍坐一起熱烈討論,身旁的一疊紙上畫滿了設計草圖。
討論間隙,張黎明向記者介紹他最新的創意——“移動共享充電樁”。
“開展電力志愿服務時,我發現基層對充電樁的需求越來越大,便想到設置固定充電樁,再配上可移動的充電槍,盡可能滿足更多老百姓綠色出行需求。”
“努力在創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多高層次智能化成果。”在創新工作室顯眼位置,懸掛著張黎明寫的這句話。這是他30多年如一日矢志創新、銳意進取的真實寫照。
張黎明說,從他工作第一天起,師傅就反復叮囑,“搶修工作,‘搶’的是時間,‘修’的是技術”。長期實踐中,張黎明練就了電力搶修的“火眼金睛”,可以根據停電范圍、天氣情況和線路狀況等,迅速準確判斷出故障成因、確認故障點,為及時恢復送電爭取寶貴時間。
張黎明(左)和同事在調試第四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2022年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器物有形,匠心無界。
高壓刀閘新型防護裝置、可摘取式低壓刀閘……今年8月舉辦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上,張黎明攜這些年的創新成果參展,向世界展示中國工人智慧。“雖然我只是中專學歷,但只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一樣能取得成績。”張黎明說。
創新工作室擺放著張黎明帶隊研發的“拳頭產品”——第四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盡管我國已經實現機器代替工人開展高空帶電作業,可搶修工人還需要進行高空輔助。瞄準更智慧、更輕便的目標,前幾年,張黎明反復試驗修改,第四代機器人終于問世并實現產業化,推廣到20個省份。
張黎明(右)帶領國網天津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到天津市濱海新區丹東里小區為居民查看電表(2022年7月15日攝)。新華社發(李津攝)
“工作是快樂的,創新使工作更快樂。”張黎明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并勉勵更多年輕人創新。
目前,張黎明的創新陣地已成為培育創新人才的基地,帶領63個創新工作室、2000余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張黎明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已發展成為由30個分隊、400多名隊員組成的常態化社會志愿服務組織,被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這幾年,張黎明始終奔波在急難險重一線。2021年初,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復,張黎明主動請纓,帶領17名隊員成立“抗疫保電突擊隊”,星夜奔赴河北;去年7月,他又前往河南支援抗汛。
“能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光榮而神圣。”張黎明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創新,要堅持以“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奮斗目標,立足工作崗位,堅定不移走好創新之路。
“我將繼續扎根一線,為不斷推動自主創新盡力,為創造美好生活充電。”張黎明說。
張黎明(右)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丹東里小區向居民宣講安全用電常識(2022年7月15日攝)。新華社發(李津攝)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錢素云:危重患兒的生命之光
行車路上,新能源汽車邊開邊充電,不需要再去尋找最近的充電樁。家里不再因為插頭的擺放、電線纏繞而煩惱……無線充電技術,...
該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它打破了社區治理主體參與的壁壘,建立起社區治理服務運行的協同化、多元化聯動機制,全面提...
既影響整體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小區里的電動車飛線充電現象,一直是居民反映的熱點,也是治理的一大難題。
我將繼續關注創新方面的新理論、新要求、新政策,心無旁騖、堅定不移地深耕自主創新。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隨著電動車的普及,給電動車充電成了很多小區的老大難問題。推出這一共享充電模式的是中國鐵塔股份有...
今年以來,社區修整了破損路面和綠化帶、向居民宣傳飛線充電的危害、安裝文明宣傳牌,并聯合城管部門規劃停車位,聯合永安辦...
目前,張黎明的創新陣地已成為培育創新人才的基地,帶領63個創新工作室、2000余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取得了豐碩成果。
近年來電動車引發了多起火災事故其中80%的火災都是充電時引發而致人傷亡的案例中90%發生在門廳、過道以及樓梯間超過一半的電...
? ? ? ?“之前電瓶車一次充電要9個小時,不方便,這種可以隨時換電充電的換電柜確實方便。”賀超是赤壁市的一名快遞小哥...
咸寧網訊(記者?杜培清)春節期間,有人走親訪友,有人出門賞景,還有不少人選擇看書“充電”,安安靜靜地度過假期。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