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4月24日電題:這里鄉村“蜂”景獨好
新華社記者熊家林
四月春濃花開時,在江西井岡山市東上鄉,蜂鳴陣陣,一派“甜蜜”的忙碌場景。
“當前是蜜蜂春繁的關鍵期,我們不僅要關注蜂箱衛生狀況、蜂群繁殖情況,還要防止蜜蜂分箱時逃跑。”東上鄉漿山村脫貧戶劉富華小心地打開蜂箱檢查,他如今養了70多箱蜜蜂,加上就近務工的收入,每年能賺10萬元。他去年專門考了駕照,把買車的心愿提上了日程。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東上鄉的蜂蜜產業也“換擋升級”,由“一產獨步”拓展到“三產融合”。
東上鄉鄉長崔凱介紹,東上鄉通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發展,訂單銷售、技術共享,如今共有300多位蜂農,養了5000多箱蜜蜂。不少蜂農具備初加工的能力,蜂蜜產業平均每年能讓各個村集體增收兩三萬元。
“以前每斤原蜜只能賣30元左右,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包裝和品牌,每斤成品蜜能賣到55元以上。”東上鄉曲江村村支書許先文說,合作社把散戶聚在一起集約化規模發展,品牌名聲打出去了,蜂蜜“走出”大山的銷路也就暢通了。
從前的偏遠窮山村如今成為秀美新鄉村,迎著春光走進曲江村,不僅街道整潔、房屋星羅棋布,樹林里的蜂箱亦是分布井然。
“蜜是甜的,但摸索發展的過程也有些艱苦嘞!”許先文說,前些年因為管理不善,一場大雨毀壞了近半數蜂箱。事后,他們總結經驗,重新購買蜂箱、蜂苗,還請來行業專家授課。如今,蜂群規模從200箱發展到近400箱,曲江村去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06萬元。
令人意外的是,鄉村風景竟也隨著“蜂”景發展越來越好。
“蜂蜜口感與花源質量息息相關,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做出好蜂蜜。”東上鄉蒲隴村村支書張明安介紹,蒲隴村是井岡山較偏遠的村莊,當地利用生態優勢打造“井岡蜜境”田園綜合體項目,總規劃面積300畝。
東上鄉蜜蜂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易偉說,當前項目已建成投產,正在緊張地進行蜂種培育工作。隨著“三產融合”的深入推進,這以后既是用來繁育新型蜂種、培訓職業蜂農的示范型蜂場,也是向游客科普蜜源植物、展示蜂蜜產業文化的基地。
近70歲的蒲隴村村民張少才養蜂40多年,他說,小時候交通條件差,父親走山路好不容易把蜜賣出去。如今張少才坐在家里,就有不少游客慕名前來買蜜。日子是眼見著越過越好。
東上鄉是江西省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小農戶導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一個縮影。目前,江西全省共有農民合作社7.58萬家、家庭農場9.89萬個。2021年,江西全省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99%。(完)
編輯:trs_zycf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巍巍羅霄展新顏——湘贛邊區域合作發展觀察
下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粽”出幸福來——呂梁山鄉蝶變記
咸寧網訊通訊員黃華、陳醇報道:6月20日,在嘉魚縣田野鄉村公園,慕名而來的游客。嘉魚縣距離武漢半小時車程,域內濱江含湖,...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惠春報道:“拿到農商銀行的貸款后,家庭農場的秋冬農業生產資金就不愁了!在工作中,該行及時調整信貸支農...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醇、熊琦報道:為響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準”》的通知要求,...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惠春報道:“拿到農商銀行的貸款后,家庭農場今年秋冬農業生產周轉資金就不愁了!據了解,嘉魚農商行把支持...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吳文謹、特約記者李星、通訊員樂見報道:1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咸安區向陽湖奶牛場,冬雨如絹,寒風凜冽...
金宏家庭農場是燕廈鄉依托山水資源招商引資落戶金坑村的一個集水果采摘、休閑垂釣、湖面泛舟、民俗體驗、科普療養于一體的現...
12月8日,崇陽縣雋青家庭農場大棚糯蕉基地,農場總經理程艷和村民一起鋤地,為套種蔬菜做準備。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勇報道:“感謝農商行的大力支持,有了這筆貸款,我的飼料款就有著落了,今年豬場的經營我更有信心了。為全...
咸寧網訊通訊員徐芳報道:馬橋村扶貧工坊成功簽約,大夾山扶貧工坊已經開工,白茶基地完成種植2200畝,金宏家庭農場進入豐產...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茂楊)今年暑期以來,嘉魚縣新街鎮港東村的田間地頭經常出現一波身影,不時彎腰查看莊稼長勢,不時和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