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不被看好的賽道,市場容量有多大嗎?”“我們的機械臂,企業一年就能回本”“9次斬獲世界人工智能冠軍”……
9月26日下午,烏鎮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賽意正濃。來自全國各地的創客們,一路披荊斬棘,來到2021“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總決賽現場,進行最后的角逐。
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5G應用、工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五大專題賽中,創客們都帶來了精彩的展示。今后互聯網行業崛起的“明星”,或許就誕生在這些參賽選手中。
什么項目“自帶高光”
什么樣的項目天然吸引現場嘉賓的高度關注?
在5G應用專題賽現場,就有一個“高光”項目:亞運會組委會帶來的智能場館賽事應用項目。
“借助5G+新型信息技術,我們將做到辦賽、參賽、觀賽的全智能。”路演現場,浙江九州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紀偉民信心滿滿。
“5G亞運,有什么不一樣?”面對記者的疑問,紀偉民顯然有備而來。“可以轉著看、放大看、沉浸看、3D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紀偉民說。
另一邊,易數智能首席技術官趙鑫,上來就拋出了一個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項目,瞬間提起大家的興趣。“這是一個傳統供熱企業用AI技術實現節能減碳的創業故事,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大顯神通’。”在國家“雙碳”目標背景下,趙鑫發現高耗能企業面臨發展困境,而他們要做的就是通過AI來撬動企業節能減碳。
在趙鑫看來,這是一片巨大的市場。“我們主要關注公共建筑空調和集中供熱,這兩塊每年能耗分別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6%和4.6%,按照節能比10%進行測算的話,每年市場空間高達500億元。”趙鑫說。
智能眼鏡也會思考
“技術在飛速發展,但別忘了那些落在后面的人,一些特殊群體需要我們的關注。我們開發出的視障智能眼鏡,就是想幫助還有殘余視力的患者。”來自北京佳珥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的參賽者張志揚介紹,根據現有數據,中國視障患者中三分之二是能借助可穿戴設備獲得視覺改善的低視力人群,對他們來說,創新技術就是提升生活質量的一束光。
“可以把智能眼鏡想象成一款會思考的放大鏡。”張志揚介紹,它的運行原理如同一臺實時成像的攝像機,眼鏡上的微型攝像頭可以拍攝視野內的景象,并通過數字化處理呈現在鏡片上,再結合獨家的微光夜視功能,充分還原真實圖景。目前,該團隊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同類產品的全球前列。
“我帶來了產品實物,感興趣的老師們,咱們場下接著聊。”作為最后一名選手,提問環節一結束,像航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黨征剛就吆喝起來。顯然,短短10分鐘的賽程,他還沒過癮。
門外的窗臺邊成了他的臨時展示場。只見通上電,眼前巴掌大的“小方盒”亮起屏幕,科幻電影中常見的一幕景象出現了,電子屏上方一個卡通小人懸浮在空氣中旋轉跳躍。
“這只是小型樣品,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做到任意交互,拖動、轉向都會有實時反饋。” 這種無介質全息技術,讓圍觀的嘉賓和觀眾嘖嘖稱奇。其實,這一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已有應用,比如替代實體電梯按鍵,只要懸空按下樓層,就能避免觸摸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我們就是要讓科幻中的場景走進日常生活。”黨征剛說。
有技術能落地受青睞
“很驚喜,這次參賽的企業都比較成熟。”作為人工智能專題賽的評委,之江實驗室副主任鄭宇化表示,以前參賽的多為初創型小企業,今年參賽的項目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完善。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高仙機器人的項目。
比賽現場,這家企業的產業投資負責人孫袁迎一在出場時就使出了“殺手锏”:作為一家清潔賽道的人工智能公司,5年時間已經做到全球出貨量的70%;上個月,入選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目前完成了7輪融資……
面對這樣一家碩果累累的企業,評委們都來了興致,紛紛提問“優化程度高不高”“后續還有融資計劃嗎”“未來會有適配復雜環境的產品嗎”。面對這些問題,孫袁迎一不急不徐,表示產品基本每3個月迭代一次,在機場、高鐵站與酒店等場景均有產品落地,運維也不錯。
不光高仙機器人,在50個項目的比拼中,涌現出了一批核心技術領先、落地場景明確的項目。“今年的評審我很看重項目的商業價值。”身為評委的浙江容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金平說,新的應用場景不能只拿來展示,而是要真正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今年多個項目呈現出這一趨勢。
從這一維度出發,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帶來的智慧協同數字工廠項目受到了評委好評。“橡膠產業是人員密集、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們的5G工廠平臺可做到實打實的降本增效。”該公司參賽代表劉培磊介紹,打造一個5G“未來工廠”,前期5G項目的建設投入不到500萬元,通過數據驅動生產流程再造,工廠人員規模從450人縮減至140人,每年僅人力成本就省下近3000萬元。
同樣讓評委們念念不忘的還有思靈機器人項目,公司投融資總監何山另辟蹊徑,通過一系列小視頻,向大家展示他們的核心技術。視頻中,靈活的智能機器人可以通過手腦眼配合靈活地完成各種復雜精巧的任務。
從下午到晚上,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結果將在9月28日的“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公布,35個項目將共同分享500萬元獎金池,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浙江日報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光”來了!瞅瞅“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都有啥
下一篇:
彌合數字鴻溝 推動包容發展 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研討會
目前已形成了以咸寧市第五小學為龍頭,以咸安區實驗學校、咸寧市浮山學校、咸寧市第三小學為示范學校,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區中...
全球市場分析機構IDC與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聯合發布的《2020—2021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 202...
2020中國人工智能高峰論壇暨中國人工智能大賽成果發布會23日在廈門舉辦。論壇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截至...
記者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等多地調研了解到,人工智能正在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并已經開始進入快速、大規模商...
刷臉認證、自動駕駛、智能音箱、手術機器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入爆發期,被廣泛應用于金融、電商、醫療、安防...
核心閱讀人工智能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韓國政府力爭到2021年...
訪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指出,疫情激發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云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開幕。本屆文博會將利用5G...
人工智能系統需要感知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其視覺、聽覺、觸覺,而嗅覺也是很有價值的方向,目前已經有科研人員在研究氣味傳感器...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引領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