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蘭公司實施“1+5”工程做大做強,武漢東湖學院南校區施工正酣;
嘉魚大道提檔升級,簰洲灣長江大橋上馬在即;
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旅游開發異軍突起……
初夏時節,走訪嘉魚縣城鄉,處處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如何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嘉魚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建設湖北經濟強縣,打造臨港生態新城,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提升發展質效。
建設湖北經濟強縣
6月17日,走進武昌首義學院環保健康產業園,嘉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組裝設備。該公司是入駐園區的8家企業之一,8月將正式投產。
“園區聚焦于節能環保產業、大健康產業,定位于孵化先進制造、先進裝備及生物質材料等企業。”產業園軍威集團副總經理何文勝介紹。
武昌首義學院環保健康產業園是由武漢軍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截至目前,該集團在嘉魚總投資超過百億元。
在嘉魚縣,類似這樣正在快速推進的項目還有很多,遍及各個產業。
緊盯湖北經濟強縣目標,嘉魚縣突出項目引領,大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塔吊高聳,車輛來回作業。走進縣臨江產業園區,順樂鋼鐵有限公司建設工地一片繁忙,上千工人正在日夜施工。該項目近期將正式投產,將實現年銷售收入80億元、利稅6億元。
以冶金、紡織、建材、食品等優勢傳統行業為重點,嘉魚縣集中扶持一大批工業企業改造升級。金盛蘭“1+5”產業集群項目、穩健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等一批升級改造工程抓緊建設。僅去年,嘉魚縣投產60 個工業技改項目,完成工業技改投資額60億元,5000 萬元以上項目33 個。
蔬菜產業是嘉魚的傳統優勢產業,也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一碧萬頃的蔬菜基地,寬闊綿長的田間公路,湖北金潤農業有限公司進入產銷兩旺的時節,目前正在忙著采摘南瓜。
“這種南瓜小巧玲瓏,叫貝貝南瓜,是公司引進推廣的新品種,主要通過網絡銷售。” 生產部經理張建建說。
這家蔬菜龍頭企業主攻品種推廣,近幾年來先后引進了大白菜、甘藍、南瓜和西蘭花等2000多個新品種,其中思特丹甘藍在全國推廣。目前,公司正在流轉土地,打造蔬菜公園。
從賣蔬菜到賣品種,從賣品種到“賣風景”,金潤農業有限公司的轉型是該縣蔬菜產業轉型的縮影。
高舉轉型旗幟,嘉魚蔬菜生產走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目前,全縣蔬菜板塊種植總面積全年穩定在25萬畝,復種面積58.7萬畝,全年總產量170萬噸,蔬菜暢銷海內外。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嘉魚縣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位居湖北省縣域前列。
打造濱江公園城市
藍天白云,江湖連天。林木郁郁蔥蔥,步道曲徑通幽。6月17日,記者走進三湖連江牛頭山公園,一片賞心悅目。
“牛頭山是省級森林公園項目。”嘉魚縣綠色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立偉說,該項目建設范圍1500畝,計劃投資4100萬元。目前,項目路基、景點土方工程全部完工,正在抓緊景點施工,今年12月將全部完工。
如今,像這樣的休閑綠地,嘉魚縣遍地都是。據統計,嘉魚縣城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1.6%,公園面積達到14.2平方米/人。居民出門見綠,一步一景。
市委提出,把咸寧建成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對接該戰略,嘉魚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濱江公園城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嘉魚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109.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縱貫全境,打造濱江生態公園城市優勢明顯。
結合長江大保護,全縣強力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和沿江植樹造林,筑牢生態底色。
堤外是防護林,堤內是經濟林,滿目蒼翠。6月14日,記者在嘉魚縣潘家灣鎮“十里生態景觀長廊”看到,沿江岸線泛成一片綠海。
“每天到這里健身、休閑的老百姓絡繹不絕,鎮里準備在這里建設‘濱江游園’。”該鎮黨委書記余學文說。
沿江岸線是綠化美化重點。嘉魚縣將長江干堤內外兩側、江灘作為長江沿岸造林綠化戰役主戰場,累計取締非法碼頭和非法砂石堆場27個,完成綠化造林面積178萬畝。
“我們根據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實施長江沿岸造林綠化改造提升,調優樹種,由單一種植楊樹向多樹種造林轉變,營造混交林。”該縣林業局造林股負責人鄧劍軍說。
既要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也要加強環境保護,呵護美好家園。嘉魚縣抓住我市實施“智慧長江”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契機,系統化推進長江大保護。“除項目資金外,嘉魚縣將籌集資金5000萬元,建設‘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市環保局嘉魚分局干部董方華介紹。
“屆時,我們可對沿江實行24小時水質監測,實現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智能分析、預警預判、監督執法等多種功能。”董方華說,該項目今年內將完成。
全力轉變工作作風
縣域經濟發展千頭萬緒,如何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
嘉魚縣委縣政府的做法是:推行“雙一”工作法,即一事工作法、一線工作法。
一事工作法,就是一項工作,一個領導掛帥,一個部門牽頭,一個專班抓到底;一線工作法,就是黨員干部到項目建設一線服務鍛煉。問題在一線發現,困難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干部在一線成長。
高鐵嶺鎮黨委書記殷志剛對此感觸頗深。?
金盛蘭冶金科技“1+5”項目啟動,計劃拆遷房屋240間。為了保證項目如期投產,高鐵嶺鎮成立了一個由鎮村各部門17名干部組成的專班,殷志剛擔任指揮長,辦公室設在企業大門口。
專班制訂了一整套群眾容易接受的“土政策”:還建小區選定在交通便利的白果樹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材料統一采購,村民推薦建筑商,公開招標。
鎮政府爭取了800余萬元項目資金,用于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已經建成正在陸續裝修的還建點,成為周邊村民羨慕的小區。
為了確保項目盡快投產,殷志剛公開承諾:企業院墻外面的事交給我們。
2000多名員工上下班交通不便,高鐵嶺鎮立即協調公交公司,開通了職工專線;企業要辦理退稅等手續,交給鎮干部“跑腿”就行了;企業外圍的環境衛生,更是不用自己操心……
目前,金盛蘭冶金科技“1+5”項目均按計劃高效、有序推進。
“執行‘雙一工作法’,可以有效避免多人做一事,職責不明,功過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嘉魚縣委組織部干部魏明明說。
作風變好了,服務效率高起來,當地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一個又一個“嘉魚速度”相繼誕生:
金色年華養生谷項目,128天完成全部設施建設。
環保健康產業園項目完成資產轉讓用時7天;完成水電氣接通用時9天;
去年10月,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落成。從簽約到建成招生,只用了兩年多時間;
湖北嘉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資過億元的高技術環保企業,在進駐嘉魚經濟開發區產業孵化園后,僅用28天時間就正式投產。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大樂 周榮華 劉念 譚宏宇 特約記者 江開群 龍鈺)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質量發展在咸寧系列報道⑤奮楫爭先勢如虹——赤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紀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胡昌平報道:4月3日上午,老紅軍張文炎的后人,分別從北京、武漢等地趕回嘉魚縣新街鎮幸福河余碼頭村五組紅軍墓...
據介紹,在采摘柑橘之外,不少游客還會在該縣周邊鄉村景點休閑度假,到農家品嘗鄉村美食,或駕車前往嘉魚縣城“忘不了”“根...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育明報道:近日,筆者采訪嘉魚縣相關部門獲悉,為全面展示抗疫風采,謳歌抗疫典型,該縣正開展《南嘉戰“疫”...
通訊員皮道琦報道:嘉魚一小方家莊校區(原魚岳六小)毗鄰方家莊村,占地18畝,原有教學樓兩棟,生活用房一棟,部分操場硬化,已...
調研組先后走進湖北嘉麟杰紡織品有限公司、湖北元拓鋁合金模架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和信貸資金需求...
嘉魚縣,咸寧市轄縣,在市境西北部。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嘉魚縣,因盛產“嘉魚”,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義,命名...
咸寧網訊通訊員梅皇榮報道:“各鎮紀委要重點抓好村(社區)監察信息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職盡責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將每一...
通訊員程黎明2月11日上午11時,在省市分行的部署和安排下,中國農業銀行嘉魚縣支行行長周國棟代農行人向嘉魚縣人民醫院捐款10...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馬辰“我是剛剛聯系嘉魚慈善會的劉梓熠,我和爸爸帶著壓歲錢過來捐款。”1月26日下午,一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龍鈺26日,嘉魚縣慈善會收到嘉安集團一筆10萬元捐款,及10萬元物資。此前,嘉魚縣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