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冀祥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立足我國國情,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采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句號,中國式扶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的奇跡,對世界減貧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縱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幾億人脫貧。中國因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尤其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實施,成為全世界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力量。千年夢想今朝圓。這一亙古未有的偉大勝利,應在輝煌史冊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展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是方志人的時代擔當
地方志是中國特有的記載一定區域內的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文化載體。用地方志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歷史記載方式記錄人類發展史上的這一偉大傳奇,輝映百年大黨的初心使命,能極大振奮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我們逐夢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而這也是地方志工作者一直堅守的使命與擔當。實施中國扶貧志編撰工程就是通過客觀記錄和真實筆觸,描繪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脫貧攻堅中的奮斗歷程以及億萬中國人民參與的新時代中國鄉村的戰貧壯舉,從而總結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科學把握減貧規律,系統闡述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揭示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制勝之道,為講好中國扶貧故事、為世界扶貧脫貧事業提供獨到的樣本和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地方志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2015年12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明確提出“地方志轉型升級”要求,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動地方志從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轉型升級,徹底摒棄“一本書主義”,轉向志、鑒、史、館“四架馬車”齊驅并駕,志、鑒、史、館、庫、網、刊、學、會、用“十業并舉”。經過5年的努力,到2020年年底,實現了省省、市市、縣縣綜合志書和綜合年鑒全覆蓋的“兩全目標”,開創了一項世界文化史上的盛舉,成為地方志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方志人應當怎么做?我們必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輝煌而艱辛的歷程客觀記錄下來,代代傳承下去,并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介紹中國制度,傳播中國智慧。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當代提供資政輔治之參考,為后世留下堪存堪鑒之記述,不僅是方志人的義務所在,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和歷史擔當。進入新時代的地方志事業,應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展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闡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實施中國扶貧志工程,用地方志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歷史記載方式記錄偉大的中國扶貧事業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湘西州視察,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向全黨全國發出“精準扶貧”的動員令。而湘西州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就是全國反貧困事業發展的生動縮影。作為中國扶貧志試點單位,湘西州率先啟動《湘西州扶貧志》編纂工作,將湘西州扶貧偉業載入史冊,客觀再現全州各族人民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的奮進足跡和巨大成效,這是湘西地方志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史志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生動實踐,為全國扶貧志的編纂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2015年年底,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選擇貴州作為省級扶貧志編撰試點,指導其于2016年底完成了《貴州扶貧志》的編撰出版發行。2019年8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在四川瀘州市舉行全國地方志扶貧工作研討會,研究扶貧志編撰進一步試點工作,以及“兩全目標”完成后的全國統一部署實施等問題。2020年12月,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中國扶貧志編纂工程和中國全面小康志編纂工程被確立為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同時,“兩全目標”也已經基本完成,啟動中國扶貧志編撰工程的時機已經成熟,用方志記錄偉大的中國扶貧事業進程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
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強化使命擔當。編纂《中國扶貧志》《中國全面小康志》是全國地方志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在國內外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我們要切實提高認識,凝聚共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在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干部群眾扎扎實實干出來的。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地方志的時代使命,是地方志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我們必須增強責任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投入中國扶貧志編纂工程中,共同完成好這項重要的工作任務。要充分認識中國扶貧志編纂的重要意義,深刻總結脫貧攻堅經驗,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著力推出對黨和國家決策切實管用的成果,為更好發揮脫貧攻堅體制機制作用、鞏固脫貧成果提供智力支持。
認真扎實做好扶貧志編纂出版工作,積極探索創新專題志編纂經驗。在新的時代背景和任務要求下,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心謀劃好并扎實推進中國扶貧志工程、中國全面小康志編纂工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志編纂工程,用志書全面、系統、客觀地記錄好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以“中國之志”記錄“中國之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增光添彩。千里追得夢圓時,萬里征程今日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要賡續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抓住機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弘揚文化,接續擔當方志人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之使命,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26日?06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與民族復興道路的探索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赤溪村村民視頻連線時,對這里的脫貧工作進行了肯定。很難想象,這個田園牧歌般的好地方,曾一度...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
近日記者獲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隆重表彰在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咸寧農商行被授予“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22日發布。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拓展...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稅務系統落實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實現減稅金額從2015年的263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742億元...
1月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恩施代表團審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小萍嘉賓名片省人大代表、陽新縣縣長明進華列席會議的紅安縣縣長劉堂軍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垸...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劇照胡堯視頻截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凝聚扶貧力量,宣傳基層扶...
咸寧網訊通訊員梅皇榮、戴瑩報道:“你單位脫貧攻堅巡視整改任務完成得如何?該縣聚焦扶貧政策落實、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干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