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份。
肆虐的新冠病毒突襲而至,因其是新發病毒,加之傳染性強、致死率高,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
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14億人民的鼎力支持,中華民族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注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它不僅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更是凝聚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2020年2月4日,醫護人員走向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黨中央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最快的時間,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建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快的時間,提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要求;最快的時間,確定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成為重中之重。
武漢和湖北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戰場,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白衣為甲、逆行出征。本是喜迎鼠年、萬家團圓之時,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冒著危險,馳援武漢。
回憶那一刻,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東至今感慨不已。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2月7日奔赴武漢前,他雖已做好思想準備,但當真正抵達武漢前線時,還是被嚴峻的形勢所震撼:確診人數每天都在激增,大批重癥和危重癥患者被送往醫院,求助聲不斷。
關于中國速度的傳奇,被千萬名辛勞的醫護人員、工程師、管理者、工人、志愿者傾力創造著!
2021年2月2日,志愿者在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欣怡小區引導市民掃描健康行程碼。新華社發
每家公立醫院從接指令到醫療隊組建完成,一般不超過兩小時;從醫療隊集結到抵達武漢,一般不超過24小時。僅10天,容納1000張床位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12天后,容納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建成交付;僅2天,首個方艙醫院經過改建,正式“開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僅用1個多月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2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
為了隨訪治愈患者身體狀況,半年前,吳東和一批援鄂隊員重回武漢。他見到了多位曾經救治的患者,其中最令他欣慰的就是陳女士,“當時,她出現呼吸衰竭,心腎功能異常,出凝血功能障礙。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治療,成功拔管并轉出重癥加強病房。這次再見到她,已是神采奕奕。”
回望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從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這就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舉國同心?守望相助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九省通衢”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空寂和緊張。
那幾天,武漢市民小雯,焦慮到失眠。當她看到國家組織了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時,才算放下心來,“國家沒有放棄武漢,我們更不能放棄自己。”
小雯退掉去江蘇南通過年的車票,加入了志愿者團隊,主動為抗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彼時,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迅速集結。
2020年3月10日,武漢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醫護人員在送走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后合影留念。新華社發
“人心齊,泰山移”。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舉國同心、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
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湖北16個市州;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
在這場有愛、同心、無畏的戰疫歷程中,科學不會缺席。
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病,我國秉持科學精神,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等各方面。
截至2021年3月8日,4300多位科研人員、386個科研團隊,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設備和試劑等方向,攻堅克難,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
在沒有特效藥情況下,我國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國借鑒使用;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命運與共的天下情懷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崇尚親仁善鄰、天下一家。
2020年3月中旬,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破萬。3月12日,中國政府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攜醫療物資抵達羅馬后,立即投入緊張工作中,行程異常密集。“感謝中國,你們是第一個抵達意大利的國際援助者。”意大利紅十字會主席羅卡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并向所有國家開放;第一時間宣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為盡快找到新冠病毒傳染源頭,阻斷病毒的傳播,中國是首個和世衛組織聯合開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的國家。
未來,疫情帶來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注定還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當前,疫苗是抵御疫情的關鍵。2021年4月1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反對“疫苗民族主義”,疫苗應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我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中國迄今已向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正在以不同方式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急需的疫苗,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強大助力。
因生命至上,故舉國同心;既舍生忘死,亦尊重科學;知大道不孤,遂命運與共。
偉大抗疫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光明日報記者?金振婭)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9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14億人鑄就團結一心的精神防線
昨悉,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國藥中生武漢生物所新冠滅活疫苗擴產能項目配套工程加速建設,計劃5月建成。項目承建方中建三局安裝...
2021年“清明”小長假鐵路運輸期限為4月2日至5日,武鐵將加開132對客車提升運力,預計發送旅客255萬人次,旅客發送量恢復到20...
2月26日正月十五,武漢楚劇院的演員們將在武漢蔡甸花博匯中心廣場,為游客免費送上經典楚劇折子戲《賀端陽》《小姑賢》,與大...
何文生委員認為,目前武咸城鐵的運營情況并不理想,實際客流量嚴重不足,滿客率低,運營虧損,原因在于武咸城鐵發車時間不合...
“我們是否可以考慮依托區位優勢,傾力打造武漢南產業轉移投資洼地?同時積極爭取支持,啟動規劃建設簰洲港區,開工建設貨運...
幕阜山片區位于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地處武漢、長沙、南昌三角經濟區域的中心地帶,區位條件優越,發展潛力巨大,同時也是...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新華社記者黃筱、馮國棟、王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逆行而上,星夜馳援。援鄂醫...
G1773次列車上,江蘇援鄂醫護人員回來了一路向西去湖北去武漢十月一日上午九時, G1773次高鐵上的乘務員們為即將重回武漢的江...
請點此安裝最新flash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是疫情以來的第一個長假一場不期而至的“快閃”“燃爆”武漢火車站“一條大河波浪寬,風...
湖北日報訊(見習記者嚴芳婷)9月23日,在“感恩有您邀游江城”國慶中秋系列活動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今年武漢市國慶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