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筆談】
作者:李慶剛(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
1956年9月,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
當時,在國民經濟順利恢復的基礎上,國家工業化建設全面展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接近尾聲,中國正迎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局面。黨的八大,就建設應堅持的思想原則、要解決的主要矛盾、要實現的目標任務、要提供的法制保障、應保持的精神狀態以及要辦好這些事情的關鍵,進行了擘畫,描繪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張藍圖,在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1956年4月毛澤東所作的《論十大關系》報告,為黨的八大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
在醞釀和形成《論十大關系》過程中,毛澤東多次指出,要以蘇為鑒,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他指出,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在黨的八大開幕詞中,毛澤東指出:“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這一思想原則,也就是黨一以貫之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黨的八大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起來之后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黨的工作重點是大力發展生產力,以逐步解決這一主要矛盾。這一判斷符合我國歷史發展的客觀進程,也是黨的八大最主要的理論貢獻。
實現國家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個夢想。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這一夢想才有了實現的可能。毛澤東宣布:“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的中國改變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的中國。”黨的八大通過的決議指出:“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個任務是很艱巨的,我們必須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確的政策,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來完成這個偉大的任務。”在隨后的探索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影響深遠。
劉少奇、董必武等在講話中都論述了法制工作對于保障建設的重要性。劉少奇指出:“革命的暴風雨時期已經過去了,新的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斗爭的任務已經變為保護社會生產力的順利發展,因此,斗爭的方法也就必須跟著改變,完備的法制就是完全必要的了。”
八大通過的決議指出: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基本上完成,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保護和發展生產力,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的法制,鞏固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國家必須根據需要,逐步地系統地制定完備的法律。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地受到國家的保護。
黨的歷史表明,一切任務能否勝利地完成,歸根結底,決定于黨的領導是否正確。加強黨的建設,是黨的八大的一個重要核心議題。無論是毛澤東所致的開幕詞、劉少奇所作的政治報告、鄧小平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還是大會通過的決議,以及許多中央領導同志的發言,都涉及到發展黨內民主、健全黨內制度等有關黨的建設的重大問題。劉少奇在講話中所說的“黨已經成為領導全國政權的黨”、鄧小平在講話中提出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是執政的黨”等新提法,表明黨的執政意識開始覺醒。黨的八大通過的新黨章,科學界定民主集中制的合理內涵,把七大黨章中“集中領導下的民主”,改為“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這些探索將黨的建設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1日?06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一路通百業興
新華社記者顧錢江陳弘毅這是一床灰黑的棉絮,在古田會議紀念館第二陳列室的文物中毫不起眼。”古田會議紀念館講解員廖麗蕓深情...
光明日報記者呂慎從建黨到開國,中國共產黨走了28年,時空坐標的中點落在1935年的遵義。”遵義會址紀念館原館長雷光仁認為, ...
“大國小農”是中國長期的歷史存在,且長期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研究一個人的肌體,當從最微觀的細胞著眼。《興國調查》是毛...
推薦理由:本書的編排大體以文物產生的時間為序,涵蓋內容主要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抗戰勝利14年間的文物故事,兼及甲午...
光明日報記者嚴紅楓陸健光明日報通訊員陳韜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北山街84號大院的“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方陣前,以中共中...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責任,完全被劇戳中,我也想做個有為青年。當“做有為青年”成為彈幕里、網絡評論區的高頻詞,一部重...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沖報道:近日,赤壁紅色作家、詩人余瑋創作的《庚子國殤百詩》,由著名書法家徐宜勝用行楷的形式完成近0.6米...
這本書收入五篇黨史論文,一篇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一篇是《對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思考》,一篇是《以全局視角...
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曹繼軍潮涌?歷史終將走到百年前那個夏日1920年的上海,風云涌動。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