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李楠楠 黃玉琦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這是習近平進行憲法宣誓。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面向近3000名代表宣讀誓詞。
莊嚴的時刻,神圣的誓言。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的憲法宣誓儀式,也是新中國歷史上國家主席首次進行的憲法宣誓。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
2021年12月4日,我們迎來第八個國家憲法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
2014年12月,在首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2021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
國家憲法日的確定,意義非凡。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特聘教授蔣惠嶺認為,這不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憲法的尊崇和維護的決心,更時刻提醒著國家治理的主體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捍衛憲法尊嚴,保護憲法所確定的國家根本制度。
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是整個法律規范體系的母法。“國家憲法日的確定也更加突出了憲法至高無上、萬法之母的地位,更加強化了法律規范的科學體系。”蔣惠嶺進一步表示,每年的12月4日確定為國家憲法日后,各地各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憲法知識,全社會尊崇憲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蔣惠嶺稱,國家憲法日設立以來,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憲法在全社會的影響和受尊崇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會,隆重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讓憲法精神融入每一位公民的血液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讓憲法家喻戶曉,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憲法明確了公民基本權利,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與此同時,憲法也是全體公民根本的活動準則,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每個公民要遵守憲法、信仰憲法。
“憲法宣傳周僅7天,但宣傳憲法需要落實在每一天。”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焦洪昌強調,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凝聚磅礴的法治力量。
焦洪昌表示,加強憲法宣傳活動,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涉及憲法的中央文件、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學習宣傳憲法的重大意義;要把宣傳憲法與宣傳制度自信有機結合,講好中國憲法故事,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增強憲法自覺,更加堅定制度自信,推動憲法精神深入人心。
讓憲法深入人心,讓憲法精神融入人民群眾的血液中,從根本上說要夯實憲法與人民的關系。讓“尊崇憲法”從觀念力量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現實動力,自愿踐行憲法規定。焦洪昌同時說道,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堅定不移地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各地各部門要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全力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自信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2020年1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原所長李林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的指導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更好地弘揚憲法精神,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根本任務、提供了基本遵循。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必須深刻領會其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今年憲法宣傳周的主題是“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堅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李林具體解釋,首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才能厲行法治、推進法治;其次,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法治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最后,要堅持立足國情和實際加強法治建設,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李林總結稱,我們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斷開創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天,重溫總書記強調的這些憲法要義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今日發布,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特選取公報要點,與大家一起學習。科學...
題:提高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四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法治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治理方式,也...
題: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五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
首次深刻闡述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
王遠鶴在咸寧職院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時要求推動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王恬報...
王遠鶴在咸寧職院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時要求推動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王恬報...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鎮強、通訊員高晟報道:26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走進市科協,市委宣講團...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6日,出席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繼續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堅持團結和民主兩...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報道:8日,出席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各代表團分組審議了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夏正鋒報道:1月20日,市委書記孟祥偉到赤壁市調研工作。他強調,要一以貫之加強習近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