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疫情防控一線的“偵察兵”,一天到晚與時間賽跑,尋找每一個潛伏的病源。他們把危險留給了自己,還社會以平安。他們就是防疫一線的“流調”隊員。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市把流行病學調查作為疫情防控最緊要的任務,以切斷傳染源為核心目的,公檢法司安主動擔當,衛健疾控系統全力參戰,縣市區域聯動查找,流調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至2月28日,我市防控指揮部流調組先后開展流調2614人次,形成病例流調報告1498份,累計排查密切接觸者14889人。
一
“對于傳染性疾病,實施物理隔離、切斷傳染源頭是最現實最管用的辦法。一定要繼續加強流調工作。”“繼續在阻隔和救治兩大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將排查、流調貫穿于疫情防控全過程。”市委書記孟祥偉高度重視流調工作,多次到基層調研流調工作,作出具體指示。
我市第一時間組建流調工作組,從公檢法司安、衛健、疾控等部門抽調182人,組建7個工作專班、42個流調小組奔赴各地開展流調工作。市防控指揮部下設流調組辦公室,實行實體運作。
與時間賽跑。各項工作迅速鋪開:
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任務、流程、方法,壓實各小組責任;
加強專業培訓,召開動員培訓會、視頻培訓會,邀請云南專家授課,明確工作流程;
強化數據比對,充分利用公安部門大數據平臺,進行比對搜索,提高工作效率;
實行戰時紀律,嚴格執行市防控指揮部和省公安廳“疫情防控”5條戰時紀律等鐵規鐵律;
縣市一體,整合資源,協同作戰。……
在市防控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流調工作組下沉各縣市區,對每一個確診病例進行追根溯源。
二
電話詢問,實地調查,對比信息,追蹤線索,反復核實,查漏補缺……一個環節緊扣一個環節。
一個一個的邏輯判斷,一個一個的線索探索,一個一個的證據佐證,決不放過蛛絲馬跡!
我市廣大流調隊員與時間賽跑,創新流調工作方法,盡最大可能把病人14天內接觸過的人員全部找出來,趕在病毒上門之前,把他們保護起來。
第一時間鎖定傳染源:市疾控中心副科長程建敖是市派駐咸安區流調隊小組長,承擔大量一線流調任務。在2月8日發生的一起聚集性疫情中,他奔走在最前線,身著防護服進入疫點近距離開展調查。2月28日凌晨2時,接到核查1名陽性檢測者的指令后,程建敖一個人緊急趕赴定點醫院開展流調到4時。
充分運用偵查思路: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干部楊冀,以偵查破案的思路開展流調工作,成功挖掘出百余名沒有掌握的密切接觸者。在核查疑似病例徐某的流調報告時,楊冀細心排查,發現徐某同行司機系涉毒前科人員。在事實面前,此前不配合流調工作的司機終于交待了實情,一舉挖掘出7名密切接觸者。
動之以情,曉之以法:張某和王某是某確診病例的接觸者,一家人居家隔離,但一直電話聯系不上。市司法局流調隊員張奇給他倆18歲的女兒發短信:“你與一例確認病例有親密接觸經歷,我們很擔心你的健康狀況啊。你現在在哪里,身體還好嗎?……”王某深受感動,告訴了他們一家三口的身體狀況和隔離情況。
利用大數據分析:嘉魚縣流調組在調查一名患者時,對方說他是在武漢某餐館打雜。而大數據顯示,他有輛小車。流調隊員以此刨根問底,患者才承認他是這家飯館的股東,透露了他回來參與聚餐的事實,提供了同桌吃飯的另外8個人的相關情況。經過核實,這個病例新增了十多個“密接者”。
依靠群眾力量:嘉魚組在調查某確診病例時,她交待家里開了一間小賣部,平時就是周邊居民和過路客買點煙和水。流調組實地調查時,通過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發現她家還開麻將館,并且一直經營到正月被強行關閉。流調隊趕緊找到患者的老伴,問清楚參與打麻將人員的基本情況,補增了十多個“密接者”。
三
“完成一個流調任務,好比偵破一起復雜刑事案件,需要一個個抽絲剝繭,一環一環查,而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廣大流調隊員費盡了千辛萬苦。”副市長、市防指副指揮長兼流調組組長肖天樹說。
工作量大,加班加點是常態。有例為證:2月13日9時許,市檢察院流調員吳克難發現患者潘某系拼車從武漢返回,同車6人信息不詳。吳克難通過患者的手機號碼,到移動公司調取當天記錄,先從20多人中初步篩選出8人。他逐一核對8人住址后,分別趕往4個鄉鎮找到這8人,直到晚23時許才核定6名同乘密接者。
流調工作人員一天到晚和病例、密切接觸者打交道,大家有家不能回,只能住在臨時宿舍或者辦公室。經常早餐吃泡面,中餐和晚餐吃盒飯。
調查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必須“全副武裝”。N95口罩、防護手套,防護服、護目鏡、面屏、頭套、鞋套等一樣都不能少。“裝備不足,我們只好穿著防護服長時間工作,不能按時吃飯,不敢喝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流調隊員黃彪元說。
廣大流調隊員付出了很多:
楊冀家里上有年逾80歲的父母,下有孩子備戰高考,他根本無法照顧他們。
市國安局流調隊員李誠被派駐崇陽,他的妻子在市公安局工作,大年初二返崗就一直在執勤,上初中的女兒經常一人在家,吃飯只能自己解決。
市公安局民警李茂貌接到赴赤壁流調的任務時,他年僅1歲的小孩還在住院。他將小孩交給父母照顧,自己毅然奔赴赤壁。
流調隊員楊柏松是通城北港鎮干部。為了流調工作,他六過家門而不入,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回家。2月19日,遠在湖南省岳陽市的父親病逝,他也沒有回家,強忍悲痛堅守崗位。
歷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為了阻斷病源。為了人民的健康安全,廣大流調隊員無怨無悔。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榮華 通訊員 張恒)
編輯:hefan
上一篇:
【通城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下一篇:
解決問題服務到位 通山有序推進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