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握手、不敢觸碰外面任何東西,出門洗手、進門洗手,幾平方米的小小房間里,還要分污染、消毒、安全三個不同區域,吃飯樓梯口自取……活了40年,我真是第一次這么強迫癥似的愛干凈,這就是我們在咸寧采訪第一天最直觀的感受。
早上的咸寧,一縷暖陽射進屋子,醫療隊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曾珍給我們上了一堂專業的防護課。從戴兩層口罩、戴兩個手套、穿防護服、隔離服,到套腳套和帶護目鏡。一套服裝穿下來,曾珍整整用了12分鐘的時間。“穿還容易,脫是最艱難的?!痹湔f。正好培訓時,埠外醫院的幾位醫護人員也來一起交流學習,一套裹得嚴嚴實實的衣服,曾珍脫下來時,又花了20分鐘。等曾珍摘下口罩時,記者才發現,她臉上已經有明顯的勒痕,我無法想象,在這樣一個完全封閉的狀態下還要工作會是什么感受?曾珍說,她們的極限是4個小時,但是真正工作起來,往往遠不止4個小時,也就是說,在大疫面前,我們許多醫生一直在做著“超越極限”的工作。
學會了如何保持“干凈”之后,突然感覺自己看哪哪兒都有細菌,覺得只有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真空里才能安全。但是,“真空”無法見證那些逆風中向陽花開的美。我和同事楊崢收拾了一下“心情”,趕往咸寧市中心醫院,那里一場云南專家為咸寧各區縣重癥新冠肺炎的遠程會診正在進行中。
咸寧中心醫院收治了許多重癥確診患者,送我們來的司機不確定我們要去的科研樓在哪里,說要把我們放在急診室門口自己去找,那一瞬間,我們有點小恐懼。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到來之前,幾位云南專家早已經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去新冠肺炎的重癥室里走了一圈,他們要進行考察并制定協助治療方案,在他們眼里,病人都是干凈的,醫院都是干凈的,他們的使命,就是來掃除我們所懼怕的那些“不干凈“。
第一天的采訪,正如沐浴咸寧陽光的感受:春暖花開之日總會到來。
(云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榮 楊崢)
編輯:hefan
上一篇:
【云南醫療隊在咸寧】穿上防護服,方知太不易
下一篇:
【直擊定點醫院系列報道·赤壁篇】越是危險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