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在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高效部署、東湖高新區(qū)管委會快速響應落實下,每日可檢測萬人份樣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行。
“火眼”實驗室由武漢市政府、東湖高新區(qū)、中交二航局、上海諾瑞實驗室、華大基因聯(lián)合共建。其中,東湖高新區(qū)提供場地,華大基因主導設計及運營,中交二航局主導施工,上海諾瑞提供大量實驗室裝備。實驗室占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
破解疫情困局,要把精準檢測與診斷提到與臨床搶救同等重要的位置。“火眼”實驗室將為疑似病例檢測、高危人群排查提供精準的科學判斷,為恐慌人群解憂。
精準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臨床確診和康復出院的重要依據(jù),也是接觸者解除隔離的判斷依據(jù)。為快速大幅提升檢測能力,“紓臨床診斷之困,解社會恐慌之壓、破武漢封城之局”,1月29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召集市衛(wèi)健、人社、民政、醫(yī)保、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和武漢華大代表,就建設萬人檢測實驗室做出部署。
1月29日當天,武漢東湖區(qū)政府快速響應落實,東湖高新區(qū)提供場地支持,華大與建設單位中交二航局對接,完成實驗室場地勘察。1月30日,華大基因完成實驗室設計,中交二航局于1月31日正式啟動實驗室施工,在中交二航局和上海諾瑞的279名員工自愿加班、全力奮戰(zhàn)下,僅用5天時間,完成實驗室主體施工。
“火眼”實驗室建筑總面積近2000平米,其中,核心實驗區(qū)總面積達1000平米,嚴格按照P2(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設計,裝備華大智造高通量測序整體解決方案和設備;配置30臺B2級生物安全柜;批量自動化核酸提取平臺配置12臺自動化提取設備;同時,配備有配套實驗室隔間、樣本間、試劑保存間、辦公區(qū)等,設計檢測通量為每日萬人份級。
從2月5日下午工程完成交接儀式,一直到2月6日凌晨,“火眼”實驗室連夜進行試運營。為了能讓檢測流程再快一點,華大集團董事長汪建與團隊一直商討并優(yōu)化方案到凌晨。
“火眼”實驗室投入運行,將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的檢測能力,為發(fā)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別、隔離陽性感染者、保護陰性健康人群提供精準的判斷,也將作為“雷神山”、“火神山”、“方艙”等眾多抗疫堡壘的前哨,并將為一線員工和疫區(qū)人群重返工作崗位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jù)。
據(jù)了解,“火眼”實驗室邀請了奮戰(zhàn)在一線的中交二航局和上海諾瑞的279名員工成為第一批受檢者,為處于暴露環(huán)境中工作的一線工作者提供科學檢測。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夏曉青 通訊員 龔碧婧 責任編輯 殷竟成)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來,搭把手!
下一篇:
眾志成城抗疫情 保障篇② 讓城市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