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18日電 題:青春的答卷,寫在抗疫一線——記重慶醫療隊“90后”女護士翁雨
新華社記者譚元斌
她是一個愛吃辣椒的女孩兒,“無辣不歡”;她是一個戀家的女孩兒,幾乎每天都要跟爸爸媽媽視頻;她是一個暖心的女孩兒,像對待祖母、外祖母一樣給一位患病的老奶奶喂橘子吃……
在武漢抗疫一線,重慶醫療隊“90后”女護士翁雨,寫下了自己的青春答卷。
出生于1996年的翁雨,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山分院急診重癥醫學科護士。2月13日凌晨,等待了20天的翁雨,終于接到了單位安排她支援武漢的通知。此前的1月24日除夕,她就報名請戰。
幾條朋友圈,記錄著她的戰斗心路歷程——
2月13日:“平安空投武漢。希望順利接管重病區。下次再來就是看櫻花了。”
2月21日:“一切都好!連軸轉了一個星期,人都懵了!在家不洗衣服的人每天想到洗衣服都頭痛,因為……每件清潔加消毒都要洗八九遍。先補覺補覺……”
3月4日:“用早上剩的菜做了一個拌方便面,放了超多辣椒醬和麻油,恍惚之間以為吃到了重慶小面。可以說是來這里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頓。”
2月14日至今,翁雨已在武漢市第一醫院戰斗了30多天。陌生的環境,陌生的方言,她用自己的樂觀豁達去克服諸多困難,很快就適應了隔離病房的工作任務。
護理新冠肺炎患者,難度很大。翁雨坦言:“每一個操作都飽含困難與壓力,加上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的阻礙,每一個動作都要十分謹慎。”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在這樣的情況為病人抽血,她“一針見血”的準確率是100%。
最讓翁雨難忘的是病房里的一位老奶奶,每次翁雨到病房去看她,這位老奶奶都操著方言,笑著跟翁雨打招呼:“你來啦!你是重慶的小姑娘,我記得你!”僅僅相處了幾天而已,翁雨很納悶:“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婆婆是怎么認我出來的?”
原來,這位老奶奶胃口不好,不愿意吃飯,翁雨每次值班都會特別監督她吃飯,她因此記住了翁雨的聲音。
一次,到了晚餐時間,老奶奶還是不想吃飯,經過翁雨的耐心勸說后答應吃一點水果補充能量。老奶奶牙齒不好,翁雨一點點把橘子掰小了再喂給她。
30多天了,這是翁雨第一次一個人離開家在外待這么久。爸爸媽媽和妹妹雖然都很支持她加入抗疫一線,但也時時刻刻為她擔心。到武漢后,翁雨每天都要跟爸爸媽媽視頻。直到有一天,她上完夜班回酒店,時間太晚,特別累,倒頭就睡,沒顧上跟他們聯系。第二天才知道,爸爸媽媽一直在等她。從那以后,再累再晚,她也要給家里報平安。
武漢的櫻花已經盛開了。雖然“以前每年春天都被網上的武大櫻花所吸引,一直和朋友約定如果有假期一定要來看一下”——這次在武漢待了這么多天,翁雨依然只能通過網絡“賞櫻”。黃鶴樓也去不了,她印象中的武漢“三寶”,就只有熱干面在駐地吃上了,“比想象中要好吃,芝麻醬很香。”
“等疫情結束,總會和武漢再見的。”這就是愛吃辣椒的重慶女孩翁雨,寫在抗疫一線的青春答卷。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青年醫生羅花南:才下高原又戰武漢 哪里需要在哪里
下一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沒有人想當英雄,但我們就是不服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甘青通訊員左利華程文靜52歲蔡曉紅是崇陽農商行的“紅人”。她是客戶嘴邊的貼心人,是同事眼里的能人,是...
湖北日報評論員“在這場嚴峻斗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
題:兩對戰“疫”夫妻的愛情故事新華社記者黎云、劉藝諶磊彎著腰,正在清點新到的醫用物資,突然有個女孩子跳到了他背上。”跳...
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陜西,有這樣三名年輕的“逆行者”,他們分別從一個普通貨車司機變身救援物資運輸司機、從一個打工者...
毛怡鳳新冠肺炎,讓武漢封城了一個多月。面對這一切,我感慨萬千,無法言表,自己唯一能做到的是,代表臥床多年的老母親,代...
2020-02-25 07:222月21日,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的中商徐東平價廣場,網約車司機在超市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忙著搬運社區居民...
王勿寧你以干城雄風的名字仰天長嘯你以英雄豪杰的浩魄駕波馭濤啊——天上河漢地上武漢橫空出世你是我的驕傲拔地而起你是我的...
圖為武漢公共交通停運后,市民選擇步行或單車出行。途中,我倆再度談起早在策劃中的有關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書,要趕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