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胡野漫報道:“董爸爸對我們要求嚴格,上班時必須穿好防護裝備,下班后必須待在各自房里休息。”5日中午,崇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云南援鄂醫療隊隊員代慶珍交完班后,就趕到住處“自我隔離”!
代慶珍口中的“董爸爸”叫董昭興,今年43歲,是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的副主任醫師。1月28日,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15名醫護人員抵達崇陽,援助該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董昭興是該小組的領隊。
“因為我跟他們中很多人的父母年紀相仿,所以他們都喊我董爸爸!”董昭興告訴記者,他們中有5名專業醫生、1名感染科管理醫生和9名專業護士,大伙兒分工明確,1名醫生支援ICU,3名醫生、9名護士支援普通病房,而他自己則負責統籌安排危重患者及普通患者的救治和會診。
“這群孩子大多都是80后、90后,但他們遠比我所想的堅強。”董昭興說,護理工作比較辛苦,早班從8點到12點,晚班從12點到18點,因為穿著防護服,戴著帽子、口罩、眼罩和手套,中途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個個每天汗流浹背,卻沒一人叫苦叫累。
1987年出生的朱坤蕊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為了避免看到兒子難過,她不敢用視頻跟家人報平安,也很少打電話;
黃明姣是一個羞澀的小姑娘,但是在疫情面前卻像一名真正的戰士,剛抵崇陽時就對組長說:工作聽你安排,白班夜班我都行;
副組長黃秋林為了防止意外還用上了成人紙尿褲,即使如此,她下班前還是“尿了褲子”;
陳楠是護士中年齡最小的,由于愛喝水,大家以前都喊她“小水牛”,但這次為了節約防護服,她幾乎改掉了喝水的習慣;
楊路穎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在病房里給病人輸液、抽血、倒水、送飯。一句句關懷的問候,就像一股清泉流入每位患者的心里;
夏美艷很文靜,戴眼鏡的她還要戴上護目鏡,時間一長護目鏡上積滿了水汽,視線非常模糊,但她還是認真規范執行每項操作;
1991年出生的劉卿,為了方便穿防護服減少感染風險,在生日當天剪短自己留了多年的長發。
……
“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前來支援,給我們崇陽人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我給他們帶來了自己親手種的草莓,以表謝意!”記者采訪時,恰好遇到天城鎮龍林草莓基地負責人李林波在捐贈物資。
“他們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崇陽縣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連日來,該縣好多熱心市民送來了米、油、菜、牛奶、水果、防護裝備等物資,并再三叮囑“一定要照顧好這些不遠千里馳援崇陽的白衣天使們!”
編者按:
自1月27日云南援鄂醫療隊抵達咸寧以來,138名醫護人員分赴各縣市區,日夜奔忙在救治一線。他們有人不惜剪去了曾經及腰的秀發,有人忘記因長時間戴護目鏡壓傷的臉龐,有人克服穿著防護服不敢上廁所是尷尬……奮不顧身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
相同的使命,不同的故事。即日起,本報推出《云南援鄂醫療隊在咸寧》系列報道,講述這些來自彩云之南“白衣天使”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感人故事,敬請關注。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云南援鄂醫療隊在咸寧② 國家需要就得上
下一篇:
2月14日晚,我市經由加拿大華僑從美國采購回的16800件防護服終于運抵咸寧。2月7日,經中國駐蒙特利爾總領館緊急協調國航安排艙...
……”1月28至29日,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帶著該局生產調度工作組,深入崇陽穩健、咸寧高新區金仕達醫療、愛科醫療等企業生產一...
1月26日上午,在咸寧市中心醫院門口,一群來自“資源救援群”的網友們專程開車,將1000套防護服送到了醫院,捐贈給了正在抗擊...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龍鈺1月26日,由湖北興源無紡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捐贈的防護服140套,通過嘉魚郵政寄往武漢。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葛利利1月26日上午,在咸寧市中心醫院門口,一群來自“資源救援群”的網友們專程開車,將1000套防護服送到...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浩:3月4日,中國銀行咸寧分行為金仕達醫療(咸寧)有限公司發放了防疫專項優惠利率貸款2600萬元,有效緩解...
2月27日18點10分,隨著帶電作業車成功降臂,帶電作業人員安全回到地面,崇陽縣10千伏企業線缺陷處理完畢。帶電作業班班長戢小...
咸寧網訊穿上防護服、背上40斤的消毒液, 1月28日早上8時,赤壁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張蒲濤和同事們開始一天的消毒工作。同樣...
戴口罩的咸寧無往不勝謝望梅八十高齡的父親從云南打來電話我正在救治一名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從云南馳援咸寧主動報名的那一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念疫情發生以來,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時間咽拭子采樣,第一時間對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