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筑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實踐證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底線思維。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邊界。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保護生態,規劃先行。要完善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好主體功能區戰略,明確生態紅線,加快形成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在空間上對經濟社會活動進行合理限定,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在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良好的生態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關鍵在于找準平衡點和著力點。生態好,發展才會更好。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新進展。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是行動者。要增強全民族生態環保意識,鼓勵綠色生產和消費,倡導健康飲食文化和良好生活習慣,嚴厲打擊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推動形成健康文明生產生活方式。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匯聚全社會的磅礴力量,久久為功向前進,我們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新華社評論員: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奮斗——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下一篇:
新華社評論員: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通訊員明聰今天(7月16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對我市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進行“云驗收”,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黃沚瞻、通訊員程釗報道:7月1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主持召開縣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會暨第31期桃溪...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調研時強調,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11月22日, 2019年通城縣環境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工作會議召開,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明燈,縣領導朱鳳英...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28日,市委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議,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安排部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6月9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委派專家組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視頻會議室對崇陽縣創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進行“云驗收”...
人民法制網訊(通訊員雷龍明聰)5月22日,是每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咸寧市被選定為湖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宣傳云直播活...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夏正鋒報道:6日,市委書記孟祥偉分別來到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赤壁代表團、嘉魚代表團,和代...
11月8日,縣委書記胡春雷,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永,縣領導余忠東、李斌、范威及縣直有關部門、潘灣鎮相關負責人一行前往武漢新...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見習記者宋文虎9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小強主持有關重點工作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