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湖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省長王曉東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交通!大產業!大投入!萬億大項目來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描繪的宏偉藍圖,令人無比振奮!讓人充滿期待!
未來的湖北,將迎來大變化!你的家鄉,將迎來大發展!
大交通
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
(今年建成通車)
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是湖北第五條城際鐵路,總投資23.58億元。線路從漢宜線仙桃大福接軌到仙桃城區,與漢宜共線71公里,新建16.69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是武漢樞紐“米字形”高鐵重要組成部分。屆時,仙桃城區到武漢只需半小時。
黃岡至黃梅高鐵
(今年建成通車)
黃黃高鐵全長12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176.6億元。該線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之一的武漢至杭州、北京至香港九龍高鐵的組成部分。線路設黃岡東站、浠水南站、蘄春南站、武穴北站、黃梅南站等五個車站。
十堰至西安高鐵
(開工建設)
十堰至西安高鐵西起陜西省西安市,經商洛和十堰兩市,與漢十高鐵相接,形成西安至武漢又一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線路在湖北境內經過十堰市鄖西縣、鄖陽區、張灣區。該線初步設計概算總額468.6億元,預計2023年底建成。線路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建成后,武漢到西安僅需3.5小時。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
(開工建設)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線路起于漢口站,經漢川東、天門北、鐘祥南、荊門西、當陽西,終止宜昌北站,全長約289.44公里。項目總投資478億元。鐵路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
(開工建設)
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為襄常高鐵一部分。襄常高鐵線路北起湖北省襄陽市,途經荊門市、宜昌市,南至湖南省常德市,北連鄭萬高鐵,南接擬建的常益長高鐵。
荊門至荊州城際鐵路
(開工建設)
根據此前荊荊高鐵規劃,鐵路北起荊門漳河鎮荊門西站,與規劃建設的國家南北快速通道呼南高鐵連接,南至荊州市,連接漢宜鐵路,遠期經規劃的荊岳鐵路聯系京廣通道。
武漢樞紐直通線
(加快爭取)
據湖北省發改委去年9月透露,武漢樞紐直通線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爭取早日批復可研。
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
(加快爭取)
合武高鐵于2018年12月開始勘查設計招標,2019年2月召開方案研討會。目前線路已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計開工建設時間也會比其他項目稍晚。線路全長約340公里。
加快建設
天河機場樞紐
據此前規劃,2020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預計達到3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達到530萬人次左右。2020年,客貨通航點總數量達到170個左右。此外,武漢天河機場航空核心樞紐將重點發展機場運營保障、航空客貨運輸、航空現代物流、航空高科技制造、現代服務、會展商貿等產業。
加快建設
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
根據規劃,確保鄂州民用機場2021年正式投用。近期到2025年建成2條遠距跑道,1.5萬平米的航站樓,153個機位的站坪,以及普貨貨運、快件貨運、轉運中心貨運三個功能區。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將重點發展綜合保稅物流、航空維修及服務保障、跨境電商、臨空高科技制造、生物醫藥、大健康、時令生鮮集散商貿等產業。
加快建設
支線運輸和通航服務網絡
據此前報道,今年,湖北將新開工黃石等8個通用機場,建成石首等6個通用機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一、二類通用機場達到15個。
大產業
東風本田三廠
去年4月,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本田)第三工廠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預計年產能達到12萬臺,并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條件。2020年,東風本田三廠二期將建成投產,最終達成24萬輛產能。
三寧化工乙二醇
2018年,三寧化工投資過百億元,上馬60萬噸乙二醇項目。項目在2020年上半年投產后,預計每年新增產值80億元,新增稅收5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三寧”。
華新水泥新生產線
據悉,華新水泥目前正規劃建設年產285萬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及環保協同處置項目 。未來五年,華新水泥將實施“業績倍增計劃”。到2025年華新能夠實現比2019年所有業績都翻一番的目標。包括銷售收入、各項產品的產銷總量。
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
國家存儲器項目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未來科技城,總投資1600億元,規劃建設3座全球單座潔凈面積最大的3D NAND閃存制造廠房。預計2020年,整個項目完成,總產能將達到30萬片/月,年產值將超過100億美元。目前,長江存儲器基地一期已實現量產。
天馬G6二期
天馬G6(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是目前全球技術最先進的顯示面板生產線,預計2020年投產,主要生產5 -15英寸全高清、超高清柔性AMOLED顯示屏。天馬G6二期項目是天馬2008年在光谷落戶以來,投資建設的第3條顯示面板生產線。G6二期項目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
新基建
超前布局“新基建”,改造提升基于互聯網的教育、醫療等網絡硬件平臺,加快5G、工業互聯網、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大能源
金沙江水電外送
去年11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成都組織召開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電外送方案研究暨預可研工作啟動會。會議研究了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可再生能源納入華中東四省統籌消納,并推薦外送輸電落地湖北。
陜北送湖北
特高壓輸電工程
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于去年1月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工程靜態投資178.41億元。該工程將大幅提高陜北煤電基地電能外送能力,有效引導電源合理布局,促進陜北革命老區資源開發和脫貧致富,同時,滿足湖北地區負荷增長需要。
推進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
湖北省能源局此前介紹,將加大宜昌、恩施地區頁巖氣勘探開發力度,在資源潛力較好的區塊開展礦權招標和商業性勘探開發,爭取國家設立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綜合示范區。
據悉,根據自然資源部的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鄂西地區頁巖氣地質資源量達到11.68萬億立方米,具有建成年產能100億立方米的資源基礎。
大農業
鄂北水資源配置二期
鄂北水資源配置項目總投資180億元,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6日順利實現通水。目前,鄂北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正扎實推進,二期工程供水范圍將擴展。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是湖北投資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受惠人口最多的民生工程,被譽為湖北水利“一號工程”。工程從丹江口水庫清泉溝引出,沿途流經老河口市、襄陽市襄州區、棗陽市、隨縣、隨州市曾都區、廣水市,止于孝感市大悟縣,全程自流,總長269公里,總投資180億元,年均調水7.7億立方米。
引江補漢
引江補漢工程,將通過從長江向漢江調水,增加向北調水的水量,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保障漢江中下游的生態用水。根據初步規劃,年調水量大概是40億立方米左右。
“一江三河”
“一江三河”工程涉及武漢、孝感、天門、荊門四市,項目區自然面積8191平方千米。工程從漢江興隆庫區羅漢寺閘引水,經漢北河、天門河、府澴河下游等水域,向沿線483千米骨干河道、35個湖泊補水。目前,一江三河工程正抓緊開展投融資和建管模式等體制機制創新研究。
引隆補水
“引隆補水”工程,即從興隆樞紐壩前引水至仙桃澤口灌區總干渠,緩解仙桃居民生活生產水源不足問題。工程規劃起點位于興隆樞紐庫區右岸上游2公里處,終點位于澤口灌區深江新閘后100米處,設計流量40立方米/秒,管線全長44公里,預算總投資36.6億元。
“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
“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指的是“廁所革命”工程、“精準滅荒”工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三年攻堅。今年,湖北省將全面完成。
建設高標準農田
建設高標準農田340萬畝,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500億斤以上。
大開放
湖北自貿區
加快湖北自貿區改革創新,推出一批原創性、突破性、可復制的成果構建制度型開放新優勢,提升產業集聚能力。
中法生態示范城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是中法兩國合作的“元首項目”,2020年中法生態城將做好中法合作、生態示范和產業發展“三篇文章”,推動項目提質提速。確保全年完成招商引資協議金額200億元以上。
荊州中德生態示范城
中德生態示范城位于紀南文旅區南部,南至漢宜高速、北至長湖、西至廟湖羋月橋、東至海子湖,規劃面積約14.7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0萬。目前,生態城規劃已入全面實施階段,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超過500億元。
孝感日商國際產業園
2017年,省內首個日商產業園——“湖北(孝感)日商產業園”成立,截至去年7月,已匯集日資企業28家。日商產業園力爭到2025年入駐100家企業,打造年產值500億元的國際產業園。
大城市
武漢
推動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做強全省高質量發展“火車頭”。
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智能終端高地、建設兩岸產業合作區。
加快建設光谷科學島。
支持武漢、黃石、孝感、鄂州、黃岡共建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襄陽
支持襄陽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創建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推動襄十隨城市群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增長極。
宜昌
支持宜昌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創建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家仿制藥生產基地。
推動宜荊荊城市群,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點。
黃石
支持黃石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推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向鄂州、黃石、黃岡延伸。
支持武漢、黃石、孝感、鄂州、黃岡共建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十堰
支持十堰創建國家高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推動襄十隨城市群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增長極。
黃岡
推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向鄂州、黃石、黃岡延伸。
支持武漢、黃石、孝感、鄂州、黃岡共建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荊門
支持荊門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
推動宜荊荊城市群,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點。
荊州
推動宜荊荊城市群,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點。
孝感
支持武漢、黃石、孝感、鄂州、黃岡共建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咸寧
支持咸寧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鄂州
支持鄂州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
推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向鄂州、黃石、黃岡延伸。
支持武漢、黃石、孝感、鄂州、黃岡共建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隨州
隨州全面深化“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建設。
支持隨州建設國家青銅文化展示中心、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推動襄十隨城市群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增長極。
仙桃
支持仙桃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恩施
支持恩施創建國家高新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神農架
支持神農架等地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大環保
水污染防治
堅決落實長江。漢江干流湖北段全面禁捕,持續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排污口排查整治、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深化河湖長制,基本消除劣五類國控斷面。抓好“三江”和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
大氣污染防治
實施大氣污染綜合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
強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
大文旅
推進萬里茶道、關圣史跡等申遺
萬里茶道湖北推薦申報了7處遺產點:江漢關大樓、漢口俄商近代建筑群、大智門火車站、赤壁羊樓洞古鎮、鶴峰古茶道南村段、五峰古茶道漢陽橋段、襄陽碼頭及會館。
去年11月,按照國家文物局的建議,山西運城市決定聯合河南洛陽、湖北荊州和當陽聯合為“關圣史跡”申遺。據悉,本次申遺申請書有望于2020年1月通過國家機構認證,3月上交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完成省博館擴建
湖北省博物館第三期擴建工程將分為新建、改建、拆除三大項目,其中新建項目的建筑面積將達6800多平方米,包含文物展覽大樓、文物保護中心、文物研究中心、旅游團隊接待中心等主要部分。
完成省科技館新建工程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地處東湖高新區高新大道中軸線上,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成后,新館將是目前中國在建的、園區面積最大的實體綜合性科學技術館之一。截至2019年11月,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近80%,預計2020年底開館試運行。
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
2018年7月,湖北發布《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 推進旅游服務業提速提升工作方案》。其中就提到,到2020年,讓我省長江沿線基本成為旅游轉型升級的先行區、優質旅游品牌的集中區和生態旅游的示范區,將我省打造成為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和旅游強省。
新的一年
湖北將帶來更多驚喜!
未來的湖北
必將變得更加驚艷!
讓我們一起
為湖北點贊,為家鄉祝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省政協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及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解讀
下一篇:
政協委員點贊——文件袋變輕 發言稿變短
1月10日,參加政協湖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陸續到會議各駐地報到。省人大代表趙志勇:“新武漢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