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念
“日間忙碌,暮夜進修”已成為當下夜生活的新風尚。近日,咸安區溫泉街道聚焦基層社區治理,以居民文化需求為導向,開辦“鄰里夜校”,滿足居民“家門口”的學習需求。
8月29日晚,濱河社區中央城小區小廣場,一節關于視頻剪輯的“鄰里夜校”課程正在進行,近百名居民參與。授課老師現場操作示范,耐心指導,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短視頻演示,讓大家基本掌握操作剪輯方法。大家專心致志,現場學習氛圍濃厚十足。
“平時喜歡玩抖音,但是不怎么會視頻剪輯。這次上‘鄰里夜校’,可以好好‘補補課’。”居民曾瓊說。
“‘鄰里夜校’很貼合居民的需求和實際,也解鎖了我們的‘夜精彩’,希望以后多多舉辦。”居民徐小華說。
“‘鄰里夜校’以溫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圓心,整合15個社區、村的力量、資源,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定制專屬學習套餐,打造集學習、休閑、交友、議事為一體的場所。”溫泉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朱芳菲介紹,此前居民反映希望能夠組織開展一些實用性活動,所以街道想到了“鄰里夜校”的形式,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學藝。
溫泉街道“鄰里夜校”于8月23日正式開課,10天為一期,一期大約6次課程,目前已開展毒品識別、中醫保健養生、書法、視頻剪輯等課程。
8月28日晚7時,萬年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鄰里夜校”中醫科普知識課在文體小區尹氏醫館開講。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尹氏揉性正脊整骨療法”咸寧市代表性傳承人尹英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醫養生的基本理念、日常保健方法以及常見疾病的中醫防治知識。
“社區問我是否愿意上一堂課,我欣然答應了。我就住在這里,愿意為鄰里服務。”當天,70歲的尹英銀特意從崇陽趕回來授課。
“尹師傅,我的手臂不能向后彎。”“我來看看。”……講解了中醫知識后,尹英銀為居民進行按摩、針灸等義診,耐心解答問題,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
“通過按摩與針灸,手臂舒服了很多。”居民許梅去年4月騎電動車摔了一跤,漸漸地手臂向后彎曲很吃力。“這堂課讓我了解了一些很實用的中醫知識,很有意義。”許梅說。
“目前‘鄰里夜校’主要是從‘社區能人庫’中邀請具有一技之長且熱心公益事業的小區居民擔任授課老師。”朱芳菲說,下一步,各社區會進一步鏈接駐地資源,如與包保單位、轄區培訓中心聯系,以期每個社區能形成固定的課程。
“‘鄰里夜校’不僅可以為小區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重塑居民生活休閑新方式,更能夠增強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共享發展成果。”朱芳菲表示。
編輯:但堂丹
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要求大力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診療...
9月7日,在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一款中醫AI機器人為觀眾把脈。這家企業的中醫AI機器人可通過中醫診斷方式與人交互,并...
選取部分適宜中醫康復理療病種實行按床日付費、門診日間付費,白天住院,晚上回家,不收取門檻費,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慢特病...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龐赟 鄭璐)11月1日,市中醫醫院10多名醫務人員來到溫泉辦事處桂花路社區,為小區居民們進行義診。 ...
對于如何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養老難等問題,呂建中建議用好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機械等,通過打造數...
萬紅梅還建議,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全省醫保支付范圍內,加強生殖中心專科建設和技術協作,規范診療行為,正確...
通訊員劉亞琴吳忠廉2月5日,記者一行驅車前往赤壁市龍佑防控冠狀病毒肺炎醫學觀察區進行實地采訪。脫下防護服,進入工作區休...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近日,喜歡打網球的周先生手臂疼得受不了,醫生說是肘關節發炎了,被稱為“網球肘”。市中醫院治未病...
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天可以進行艾灸理療,調理身體健康。中醫認為易患感冒、流感、咳嗽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