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市政協委員,成都元澤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報訊記者李嘉報道:“環保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業。”1月13日,在通城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施工現場,市政協委員、成都元澤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武滿懷豪情地說。
始建于2010年的通城縣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日處理污水量2萬噸。作為二期提標擴容PPP項目中標方,陳武正帶領公司項目部正在加快施工進度,嚴格生產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力爭2019年底前將污水處理規模擴大到每日5萬噸,出水排放達到國家一級A標。
陳武出生于1967年,是土生土長的通城人,八十年代中期在縣彩釉磚廠從事陶瓷加工。由于工廠受到市場沖擊關停,他隨之下崗。九十年代初,陳武輾轉于珠海、東莞、深圳等地的外資企業,從事機修、設備制造工作,不斷學習新技術。
隨著歐美環保技術引入沿海工業區,環保企業像雨后春筍涌現,陳武將興趣轉向環保領域。他應聘到深圳市龍崗區平湖污水處理廠,從運行員做起,通過學習國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融會貫通地運用到生產實踐當中。
因“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長江上游生態保護機遇,成都市高新西區污水處理廠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確定運營單位,陳武所在公司成功中標。他帶領的團隊首次以專業化服務、精細化管理開創了四川省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先河。
從沿海地區轉戰西南內陸,陳武始終牽掛著家鄉的發展。“離開通城20多年,家鄉的山水始終縈繞在腦海,報效桑梓的心情也越發迫切。”陳武說。
2011年6月10日,通城突遭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災侵襲,地處縣城下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被洪水淹沒。當時,縣政府財力有限,加上污水處理廠建設尚未竣工,年度節能減排考核壓力可想而知。
陳武獲悉家鄉災情后,帶著8名技術骨干弛援通城,從管道對接、單機測試、整機聯動、工藝調試,到中控設備安裝,各項工序有條不紊地開展。半個月后,省、市主管部門檢查時,對元澤公司運營通城污水處理廠給予了充分肯定。該公司2015年被咸寧市環保局授予“綠牌企業”榮譽稱號。
近幾年,陳武帶頭實施“春暉計劃”,致力于綠色環保和教育資助。一方面搭建環保協會平臺,無償對通城本土企業污水處理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一方面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資助在校困難學生。
“公司加強科技攻關,在高濃度工業廢水和高原高寒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高效脫泥技術方面基本形成體系。”承載著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的陳武,正朝著心中的夢想奮力前行。
編輯:hefan
上一篇:
【兩會人物】談榮鋒:行動詮釋公仆心
下一篇:
【兩會人物】雷志忠:家鄉山水我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