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柯建斌 陳新 通訊員 吳閩
2018年怎么看?2019年怎么干?記者就此專訪市人大代表、通城縣委書記熊亞平。
記者:剛剛過去的2018年,您對通城各項工作如何評價?
熊亞平: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城縣以“項目建設年、民生改善年、改革深化年、黨建提升年”為主線,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擔當作為,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記者:具體地說,通城2018年取得了哪些新的亮點?
熊亞平:2018年的工作亮點,可以用六個“新”來概括:
實現了內陸外向型經濟新突破。與湖南城陵磯新港區、岳陽三荷機場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功搶灘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走出了一條“借港出海、借機起飛、借梯登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收獲了脫貧攻堅新成果。堅持“長中短”相結合,建成油茶、中藥材、無土蔬菜等產業基地355個,產業覆蓋率達84%。實施“四員”助力精準扶貧,向貧困群眾購買農村保潔員等公益性服務崗位3000個。深入開展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暖民心“四民”活動,出臺了“惠民十件實事”,贏得了群眾熱情點贊。
厚植了動能轉換新優勢。圍繞鞏固發展傳統制造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招商簽約項目151個、到位資金133.5億元,開工項目65個,三贏興、平安電工被列為省“金種子”企業,亞細亞獲評“中國制造2025”綠色工廠。
釋放了深化改革新活力。系統穩妥推行殯葬改革,平毀“活人墓”1263座,建成村級公墓4座,全省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暨殯葬綜合改革試點現場推進會在通城召開。在全市率先探索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城市投融資體制改革,被確定為全國經濟林產業區域特色品牌建設試點縣。
彰顯了雋秀山城新顏值。首個城市生態公園——秀水公園建成開放,雁塔休閑廣場重現“雁塔穿云”雄姿,棚戶區改造、城區河道生態治理、湘漢南路等城建交通項目統籌推進,通城榮獲“湖北省除四害先進城區”稱號。規劃建設13個美麗鄉村示范點,馬港東山屋場、麥市月季莊園、塘湖紅色小鎮等建成開園,“游美麗鄉村、購世界品牌”正成為通城的新名片。
刷新了民生福祉新高度。著力實施“六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完成農村改廁12503戶,精準滅荒2.6萬畝,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5個,解決2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大力實施“教育十大工程”。 “六館一院”等文化工程穩步推進。康美體檢中心建成使用,雋水、四莊等2個鄉鎮衛生院獲評“升級示范國醫堂”稱號。
記者:2019年,是整縣脫貧摘帽決勝之年,通城將怎么干?
熊亞平:通城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生態立縣、鄉村興縣、產業強縣、商貿富縣、旅游活縣,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到“六個堅定不移”,即堅定不移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堅定不移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堅定不移惠民生促和諧、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奮力譜寫新時代通城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hefan
上一篇:
專訪通山縣委書記石玉華 開啟山通水富新征程
下一篇:
專訪咸安區委書記李文波 展現首善之區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