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江世棟、通訊員趙海波報道:6月13日傍晚,在蓊郁蔥蘢、空氣清新的潛山國家森林公園,眾多市民在爬山鍛煉。
自從3年前中風后,56歲的陳先生腿腳不怎么靈便,但他堅持每天傍晚來爬潛山,現在腿腳走路有勁多了。他感嘆,潛山綠化好、空氣好,這幾年市區的綠化“沒話說”!
潛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大手筆之一,更是市民享受生態紅利的惠民工程。
2010年起,全市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大力實施中心城區綠化、環城生態屏障、新農村綠色家園、綠色通道生態景觀、農田林網、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公益林保護等十大生態工程,形成了 “林水相依、林城相融、林居相倚、林路相伴”的城市環境和生態格局,為打造中國中部“綠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實施“綠滿鄂南”工程,打造鄂南生態屏障。全市采取造、封、改、退等多項措施進行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低產林改造,每年以30萬畝的發展速度穩步推進植樹造林,近5年累計完成156.65萬畝,森林面積年均增長13.4%。全市森林面積增加到6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9.32%,空氣質量、生態環境指標均處于全省前5位。廣泛開展了“林業生態示范縣”和“綠色示范鄉村”創建活動,全市已建成綠色示范鄉村109個,其中63個村榮獲“湖北省綠色示范鄉村”;村莊林木覆蓋率達到34%。
實施城區綠化工程,打造香城生態家園。按照咸寧《中國香城戰略規劃》,以桂花為主樹種,輔以梅花、含笑、紅葉碧桃等多種花卉,全力打造“香城”綠韻景觀。近3年,中心城區共栽植52600余株胸徑10厘米以上的喬木樹種,全市在香城綠化美化上已投資10億余元。為了建設生態家園,市政府先后改造和新建了人民廣場、十六潭公園、潛山國家森林公園、青龍山公園、桂花廣場等一批城市公園綠地,中心城區綠地公園24個,市民出門500米就有休閑綠地,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44平方米。
實施林網景觀工程,打造生態景觀城市。以道路、水系和農田林網為骨架,加快點、線、片、環相結合的森林生態廊道網絡建設。重點建設了市區桂鄉大道、香城大道、十六潭公園城市綠道,以及赤壁旅游快速通道、崇陽浪口旅游快速通道、九宮山風景區綠色通道等一批生態景觀工程。加強對鐵路、高速公路及各類公路增綠補綠,鐵路、已建成高速公路林木綠化率達90%,國省道及縣鄉公路綠化率達80%。
“十三五”時期,我市瞄準打造中國中部“綠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戰略定位,深入實施“綠滿鄂南”行動,全面創建林業生態示范市,力爭森林覆蓋率提升到52.04%。今年來,我市重點建設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通過實施50處重點項目,將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建設成為城市建設、城鄉一體、四化同步的示范工程,實現產城融合一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有幸”。同時,大力推進幕阜山片區各縣的聯動發展,打造幕阜山區綠色崛起示范區。
“香”為魂,“綠”為裝,我市已形成立體綠色生態空間格局,先后榮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全國首批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在2014年全國生態城市競爭力中排名第八。去年11月,在安徽省宣城市召開的全國森林城市座談會上,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我市“國家森林城市”獎牌。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呼之欲出 產業城市融合一體
下一篇:
圖文:生態宜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