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皮道琦、周崇農報道:飼料加工區、生豬生活區、生豬生產區明確分離;防疫、消毒、治污等設施一應俱全。7月31日,走進嘉魚縣銀河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養豬場,一切井井有條,秩序井然。
據悉,該公司2012年申報生豬標準化項目,同年經省發改委和省農業廳批復。項目總投資105萬元,于2013年建成投產,建有日處理40噸污水處理站一座,300立方米沼氣發酵設施一套,飼養實現全自動投料。
“項目實施后,年出欄肥豬達1萬頭,年產值3500萬元,利潤1000萬元,幾乎翻了一倍。”該養殖場負責人胡賢和介紹,項目實施前,年出欄肥豬6千頭,年產值7000萬元,利潤600多萬元。該養殖場是嘉魚縣唯一出欄肥豬1萬頭以上的豬場。
據介紹,下一步,養殖場將與頭墩聯合生產隊合作,實行糞污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綜合效益,利用潘家灣鎮的蔬菜優勢,實現養種結合,把沼液沼渣通過管道直接輸入菜地,生產有機綠色蔬菜。
近年來,嘉魚縣生豬生產整體保持穩定發展的態勢,縣畜牧獸醫部門根據市場導向,積極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生豬規模場和養殖小區的標準化改造,解決規模養殖發展中用地難、貸款難和技術缺乏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強化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動態監測,及時發布市場預警信息,積極引導養殖戶正確認識形勢,合理安排生產,實現生豬平穩生產和增產增收。
嘉魚縣縣從2007年開始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截止2015年,中央投資已累計達775余萬元,實施單位達到59家,有力帶動了全縣生豬產業發展。
目前,嘉魚縣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達120余家,年出欄萬頭豬場有1家,規模化養殖率達到85%。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縣域經濟換道超越 加快轉型實施品牌戰略
下一篇:
李鴻忠深入咸寧市咸安區調研 指導農業抗災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