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裴斌)“請臺下接到過詐騙電話(短信)的人舉手……”工商銀行數據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專家敦宏程剛一說完,臺下幾乎所有人齊刷刷抬起了胳膊。
9月23日,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進入“金融日”,當天舉行的分論壇上,金融行業以“普及知識·防范詐騙·增強信任”為宣傳重點,利用金融機構的網絡和宣傳平臺,圍繞金融IC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網絡支付等金融業務,集中開展安全用卡、安全支付、防范金融網絡詐騙和金融網絡安全風險等主題宣傳。
2005年2月2日,某行客戶洪先生接到短信,提示他的借記卡內少了10.25萬元。洪先生馬上向警方報警。經查,2004年11月22日,有人以‘洪某某’名義持假身份證到某銀行的溫州市分行開辦了網上銀行,獲取了網上銀行的客戶證書及密碼,最終于次年2月2日成功盜取資金。
“這是公開報道的全國第一起網上銀行被盜案件。”敦宏程分析網絡詐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攻擊主要針對PC端,不法分子利用銀行正常業務,通過病毒、木馬等威脅客戶資金安全;此后,移動互聯網時代,不法分子開始利用假冒APP、木馬、偽基站等方式竊取客戶資料,詐騙資金;如今,詐騙趨向集團化、專業化,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分工協作,形成產業鏈條,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對客戶進行精準詐騙。
新型金融業務的推廣以及金融領域的逐步開放,保障金融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論壇上,螞蟻金服基礎技術部總監楊冰、中國銀聯風險控制部總經理郭琦、武漢市公安機關資深網警張斌也都進行了網絡安全主題演講,內容涵蓋保障網絡安全、分布式架構及容災機制、安全用卡、網絡詐騙識別與防范。包括多家銀行及金融機構的領導和技術骨干、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公眾、高校新生在內的200余人參加論壇。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下一篇:
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 搞好新時期網絡安全